“說實話,我特別討厭自己”

“我對所有人不滿意,尤其我自己。”

十幾郎當歲的年紀,她很內向。跟喜歡的人對視幾眼會嚇得哆嗦。

收到男孩的表白信,只能拿出老衲打坐的勁兒,心想,“這一定是個惡作劇。”

二十出頭,依然沒好到哪去。身邊有人閉關考研,有人留學深造,有人烹飪厲害,有人健身塑形。

他們過得天真,駑鈍,熱氣騰騰。而她呢——

明明說要早睡早起,卻忍不住刷微信玩手機;明明想做很多事情,計劃寫好卻效率奇差;明明不通人情世故,卻懶得花時間處理關係。

她對自己,常有種憐影自照的顧護,和咬牙切齒的嫌棄。

這感覺,就像冬天套了件質感不佳的毛呢大衣,暖和卻扎身,不宜過分親近。

“我討厭三分鐘熱度,興趣一籮筐卻無一精擅。”

“我討厭越減肥越反彈,肚子上贅肉疊成一圈。”

“我討厭除了自暴自棄,只知道消費父母的愛。”

慢慢的,她把努力交給雞湯,把行動交給情緒。風乍起,便以為暴雨連天;日近暮,便大哭天黑可怖。

也難怪,不滿意,不自信,不盡興。

“說實話,我特別討厭自己”

-02-

“想象的我,和真實的我,其實是兩個人。”

他對自己要求頗高。理想中的模樣,自信、從容、人生開掛。回到現實,普通顏值,普通履歷,普通家庭長大。

他時常想起那些不得體的行為:

  • 工作中,習慣性把“對不起”和“謝謝”掛在嘴邊,生怕一不小心給別人添了麻煩;
  • 愛情裡,恨不得離對方越遠越好,一旦對方對自己好點,“我不配”就成了主旋律。
  • 有天夜裡,他喝多了酒,打給老朋友。說起工作,說起生活,哭作一團:
  • “為什麼我一點不開心?”“為什麼我活得那麼累?” “我做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

如果說,無能有很多種:對學業的無能,對薪水的無能,對人際的無能,對情緒掌控的無能,對生死疾病的無能。

他如此厭棄,是因為沒辦法維繫:那個外界價值觀所構築的「自我」。

從“別人家的孩子”到“隔壁班的學霸”,從“不出錯的員工”到“賺大錢的爸爸”——他要找的不在外面,而在內裡。緣木求魚,又怎會如願?

他所厭惡的,只是厭惡本身罷了。

“說實話,我特別討厭自己”

-03-

小說《三十一歲又怎樣》,記錄了31位女郎,31段滑稽、甘苦的過往:

“房子、父母、貓和一切都變老了,我也三十一歲了。和戀人的關係既不好,也不壞。”

“明知道找個穩定的工作,卻還是猶豫不決,是重新開始?還是繼續站在起點上? ”

小時候我也以為,成年人什麼都可以處理,比如穩妥地工作,戀愛,生活。長大後卻不敢承認:

太多的不快樂,來自於“心理預期”和“自我認知”之間的嚴重偏離——

因為拒絕接納自身侷限,因為無法成為他人而憤怒。只是,我很垃圾,然後又怎麼樣?我很優秀,然後又怎麼樣?

每個人都有屬於各自的模樣,而非同一批模具,同一條流水線,同一個工廠生產的塑料製品。

比起天天嚷著好煩躁啊怎麼辦啊,繼續拖延症晚期。

你可以分析癥結所在,然後列出行動清單,一項項去補缺,一項項去執行;

比起著眼點在別人身上,怕輸怕弱總想贏;你可以關掉手機撕掉標籤,哪怕無法立刻喜歡自己,也沒關係,最起碼能改變參照系。

你所要找的,不是萬能模板,而是屬於你的 “小切口”和“大主題”。

“說實話,我特別討厭自己”

-04-

浮躁,焦慮,嫉妒,虛榮,攀比……情緒吶,從來不是洪水猛獸。“討厭自己”也沒什麼大不了。

它不過是一塊修行路上的界碑,一顆不再青澀也尚不圓熟的毛栗子。

就像你,記得熬夜剪了一晚上的短片,記得躲在房中不見客的溫書假,記得每一個糾結的,失戀的,失意的日子。

卻記不住這人那人的數落,雜七雜八的比拼,和單詞列表的a到z。

那些身上不好、想要卸下的部分,其實一直如影隨形。它們如此渴望獲得承認、擁抱,與接納。

而你,總要學會取悅自己。

也許是有狗遛狗,有貓擼貓,拆包薯片或喝杯熱奶;

也許是每週末買禮物,去陌生城市來段旅行;

也許是做一桌子黑暗料理,也許是發到客戶郵箱的方案;

又或是穿上鞋跑出門,去江邊吹吹風,等到天冷就回家。

最終值得去做的事,其實只有一件:學會把握好情緒的度,巧妙地對話它們,妥帖地照顧它們。

如此,它們便不是“內耗自己,外損他人”的垃圾。

試試吧,先自省,再自愈,吃苦咬牙,慵懶撒嬌。

未來的你會走走停停,但也會篤篤定定。

放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