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前發生了什麼?

有句話東漢末年分三國,其實這樣說,並不完全,應該說,東漢末年,董卓亂政,群雄割據,然後才有的三足鼎立。

三國演義前發生了什麼?

東漢末年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是黃巾起義,朝廷內又出現了太監逆襲。先說這個起義,那可是全國各地性質的,朝廷沒辦法鎮壓了,怎麼辦?皇帝告訴那些大臣,誰的轄區誰負責,招兵買馬的事情自己看著辦,只要能平亂就行。結果呢,每個地方官就算是有了自己的軍隊,通過鎮壓起義軍,這事就算過去了。可是朝臣有了自己的軍隊,這還不是國家的,這可不是好事。

宮中有兩位武將,何進和袁紹。他們看到宮內的太監要鬧事,怎麼辦?就把遙遠的涼州地方官董卓喊來打太監。話說董卓的涼州兵很厲害嗎?恰恰相反,和西域的少數民族相比,他們才不敢惹事。董卓還沒到,何進先被太監團給滅了,袁紹知道了很生氣,帶著隊伍又去滅太監團。

就這樣,該讓董卓解決的事情,自己人已經解決了,請神容易送神難,董卓來了就不想走,怎麼辦?只能冊封他為相國來保全小皇帝,誰讓人家手裡有兵呢?這內心最為波瀾的還得說是袁紹,這叫什麼事啊?

三國演義前發生了什麼?

人人皆知董卓是惡霸,能躲就躲了吧,結果這朝堂之上,也再找不到幾個文臣武將了。就連袁紹也離開了,走的時候還帶著曹操,當時的曹操充其量就是現在的一個保衛科科長。

朝廷外面的的地方官有了自己的兵,那就好好培養吧,說不定啥時候自己也能坐坐龍椅,說白了就是軍閥。於是這就有了群雄割據。朝廷裡呢?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的朝堂,帶著皇帝和朝臣搬到了西安,勞民傷財,為非作歹。後來董卓還是被王允滅了,這裡面又牽扯出貂蟬,不過史料無從考證,大概內容是董卓的乾兒子是呂布,王允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了呂布,又許給了董卓,然後呂布殺了董卓,王允自以為能升官發財,又被跟著董卓的兩個太監滅了。三國演義上都有介紹。

曹操自從離開朝廷,自己搶了塊地開始創業,可是,自己什麼也不是啊?怎麼辦?搶皇帝,有皇帝在手裡,這全天下的還得給他幾分薄面的。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令諸侯是假,其主要目的還是滅了那些不聽話的地方官。所以說,就這一步就能看出,曹操的政治目的還是超出其他人的。

而袁紹在幹嗎?袁紹自從離開朝廷就和公孫瓚爭地盤,爭的就是華北地區的總代理。而這個時候的劉備集團,就是當時的社會底層,非主流團伙,剛從批發市場收攤,準備趕往桃園結義。說白了,他們四處給人當馬仔,混積分呢。

三國演義前發生了什麼?

在這個局勢下,三國的創始人們是這樣的,天下四分五裂亂糟糟,孫家打下江東樂陶陶,曹操抱著皇帝牛哄哄,劉備到處蹭飯赤條條。接下來,才有了正式開始的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