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有2000多个“好友”,却只有十几个“朋友”

刚上大学时,长辈告诫我:出门在外,多交朋友。

我相信并执行了长辈的话。

几年后,我的微信有2000多个好友,60多个群聊。

那时候年轻,觉得这些都是我的“朋友”,是我未来发展的筹码,甚至是我炫耀的资本,每天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去维护这所谓的交情。

在一次论坛会上,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公众号大V,向他介绍了我的一些作品,并诚恳的表达了对他的仰慕,希望日后能够得到他的些许指点。

我觉得又认识了一位对我未来很有帮助的朋友,怀着这样的心情,心满意足的添加了他的微信。

直到第二天我热情满满的和他打招呼,得到的却是一个红色感叹号,外加一段“***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他的朋友,请发送朋友验证请求......”

你知道我那时候的心情吗?就像是在这寒冷的冬季,我脱光衣服准备洗澡,打开花洒,我以为流出来的是温暖的热水,没想到却是寒冷的冰水。

微信里有2000多个“好友”,却只有十几个“朋友”

在那一瞬间,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朋友”,这些“交情”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得出的结论实在可笑。

这2000多个好友,60多个群聊,带给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浪费流量,占用空间,耗损电量,消磨时间。

2000多个好友,我能叫上真实姓名的不过300个,在现实见过面的不过200个,加上好友后聊天超过半个小时的不过80个,不考虑工作和应酬还有私交的不超过30个,能说真心话的不超过5个。

现代社会,社交成本低到你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多了一个好友。我们每天都能认识到各种各样的“新朋友”,聚会里,工作上,旅途中,慢慢地,我们通讯录中的好友越来越多,加入的群聊也越来越多。

总有人认为这些“好友”就是你的人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你会发现,所谓人脉,是建立在价值交换之上的,换而言之,只有当你有被利用的价值时,别人才愿意跟你建立起人脉关系。

难听,又现实。

微信里有2000多个“好友”,却只有十几个“朋友”

微信好友越来越多,知心朋友越来越少。

之前因为买房的原因,向身边的朋友借钱,有愿意借的,也有不愿意借的。

我丝毫不会因为某个人没有借给我而感到生气,因为换换身份,我想我也不会借给他。

我们只不过是彼此好友列表里安静的躺了好几年的“好友”,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交集,别人凭什么借给我。

想必很多人都曾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拥有一大堆“朋友”,以为总有用得上的那一天。然而等到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些“人脉”没有一个能用得上。

原因无非是我们把人脉看的太简单了。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

《奇葩说》辩手杨奇函有一段话: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学生,上午围观了成龙的新片发布会现场,下午旁听了马斯金的制度经济学,晚上买票参加了李泽楷的慈善晚宴,这些能说明什么呢?

你向成龙要签名成龙保安依旧会拦住你,马斯金不会给你写推荐信,李泽楷也不会跟你合伙做生意。

在你能力不足时,多数情况是“我认识了***”,而不是“我和***是朋友。”注意了,人家可没把你当朋友。

真正的牛逼可不是你好友栏里有几千个好友,真正的牛逼应该是,你能吸引多少人主动来添加你,在自己没有本事的时候,认识再多人也没有用,因为人家可能会像我认识的那位大V一样,懒得理你。

俗话说靠人不如靠己,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该做的事上,将特长发挥到极致,自然会吸引别人主动结交你。

毕竟人脉这东西,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哪有什么雪中送炭。在你飞黄腾达时,人脉自然而然的就来了,在你贫困潦倒时,人脉自然而然的就散了。

“一个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都会来跟你建交;一个人强大了,别的人都会跟你友好,一个男人强大了,好女孩自然会来找你。所以,不要苦苦地等一个人,不要为无法赢得一个人的心而懊丧,应加强自身建设。”这是一位母亲,在给失恋儿子信中的一段话,深以为然,也送给大家。

加强自身建设,远比你苦苦追寻所谓的人脉,要聪明的多。

作者曹默,学点厚黑学(houhei988)原创专栏作者,有态度的段子手。文字为马,诗酒为鞍,一生渴望执笔流浪,又希望能与你同行。私信号czmy19961212,等你来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