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代號名稱】“午夜高潮”行動

【規範稱呼】精神控制研究計劃

【英文名稱】Operation Midnight Climax

【密級】絕密

【發起者】西德尼·戈特利布

【行動時間】1953年-1966年

【目的】研究“麥角酰二乙胺”對不同人群的影響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本行動表面上的原因是出於冷戰需要

【背景】

西德尼·戈特利布,是冷戰時期美國最臭名昭著的間諜,他和我們在影視諜戰劇以及諜戰小說中看到的瞭解到的間諜不同,並不像007那樣喝著美酒,抱著美人,拿著精緻的手槍,用著先進的裝備周遊世界甚至上太空下深海,也不用金錢美色化妝欺騙來套取情報。雖然他也有著雙重身份,公開身份是在路邊賣聖誕樹、養山羊,真實身份卻是中情局員工,而且是像《007》系列電影中“Q博士”那樣的技術專家,不過他研製的不是各種奇妙、酷炫的間諜裝備,而是專門研製藥物的,包括毒藥。

戈特利布是一名瘋狂的科學家。他不僅為中情局研製出了隱形墨水、毒鏢、毒手帕等物,更是發起了美國中情局長達20多年的絕密“大腦控制”實驗——“MK-過激論者”(Project MK-Ultra),中情局專家夢想通過一種迷幻藥物或催眠法,徹底控制另一個人的大腦,從而像《紅色警戒》遊戲裡的尤里一樣控制他人的精神意志,不費吹灰之力讓利用策反對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管對方什麼背景,多麼堅定,並使其淪為美國情報機構的間諜工具和“完美殺手”。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西德尼·戈特利布

“午夜高潮”行動也是由西德尼·戈特利布最初發起的一項行動,由馬薩諸塞州波士頓聯邦禁毒局指揮,其官員喬治·亨特·懷特以“摩根大廳”的筆名為中央情報局作為“MK-過激論者”的子行動計劃,聯邦調查局精神控制研究計劃始於20世紀50年代。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聯邦禁毒局官員喬治·亨特·懷特

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其它項目不同,“午夜高潮”行動涉及了精神類藥物。行動計劃在舊金山馬林縣和紐約市的中央情報局運營“安全屋”網絡。“安全屋”的建立是為了研究“麥角酰二乙胺”(英文縮寫LSD,一種精神類藥物)對不同意人群的影響。

中央情報局工資單上的性從業者,被指示引誘客戶來到“安全屋”買春,在那裡客戶們毫不知情地被秘密使用各種物質,通俗點說就是給他們“下藥兒”,包括“麥角酰二乙胺”,中央情報局及參與行動的科學家在“安全屋”單向玻璃後面進行監控,通過不同劑量客戶的反映狀態,達到掌握將其用於審訊和精神控制的目的。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單向玻璃

【行動經過】

“午夜高潮”行動從20實際50年代開始,大概在1953年3月以後,但具體時間不詳。但自從行動開始,其中的每一個案例實質上都是公然違法的,並且在這個行動中開發了幾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包括對性訛詐、監視技術以及在野外作戰中可能使用改變思維的藥物的廣泛研究,沒有一個能拿得上臺面。

由於行動進展迅速,研究的案例不斷增加,行動自身很快開始膨脹、擴大,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人員開始在餐館、酒吧和海灘上招募人員。

“午夜高潮”行動證實了實驗對象在攝入“麥角酰二乙胺”後管不住自己的嘴,會把所有秘密洩漏給審訊者。但是,藥物更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未知效果,比如實驗對象胡說八道等。

雖然初步的研究成果出來了,但由於行動過於放肆,所引發的危機也隨之陸續出現了。

在紐約,行動發生過一起震憾事件。在1953年,也就是在行動開始後不久,中央情報局研究“麥角酰二乙胺”的生物科學家弗蘭克·奧爾森在服用“麥角酰二乙胺”後,出現了嚴重的焦慮和偏執症狀。9天后,他從斯塔特勒酒店的13樓跳樓身亡——總之是自己配藥自己吃。

關於他的死,有人說是自殺,也有人說是他殺。可奧爾森的家人認準了是中央情報局特工殺了他,原因是奧爾森想離開中央情報局,中央情報局擔心奧爾森的離開會揭露朝鮮戰爭期間生物戰的秘密。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美國中央情報局生物科學家弗蘭克·奧爾森

韋恩·裡奇,一位前美國法警,紐約“午夜高潮”行動的受害者。在1957年的聖誕節聚會上,裡奇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服用”了“麥角酰二乙胺”。被下藥後的裡奇體溫迅速上升,感覺房間開始旋轉起來,聖誕樹上紅色和綠色的彩燈在角落裡盤旋,周圍的一切猶如萬花筒般變的五彩繽紛,隨之而來的便是胡思亂想。裡奇總感覺周圍的人都討厭他、恨他,於是想逃離這個聚會。慢慢的,藥物對他的影響越來越深。到了晚上,裡奇莫名其妙的去搶劫了一家酒吧。在裡奇被逮捕後,因考慮到這種情況特殊,再加上他之前沒有任何犯罪記錄,所以他沒有被起訴。最後,辭去法警職務的裡奇只能去當油漆工,而且一干就是34年。

到了1963年,出現了更多里奇這樣的案例。感到大事不妙的中央情報局檢察長約翰·埃爾曼立即發出報告,強烈建議結束行動。中央情報局高層意識到問題後,也開始關閉“午夜高潮”行動設施,表現就是“安全屋”大幅縮減,但行動並沒有立即結束。

1965年,中央情報局停止了舊金山的項目。

1966年,行動全部搬到了紐約,但紐約的安全屋很快在關閉。這樣,自行動開始13年左右、檢察長約翰·埃爾曼呼籲停止行動3年後,“午夜高潮”終於停止了。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麥角酰二乙胺”的化學及分子結構

【後續】

“午夜高潮”行動停止後,中央情報局立刻銷燬了紐約的文件,以掩蓋罪證。但由於當時的官僚制度混亂,舊金山的部分文件竟然被保存了下來,這讓世界得以瞭解到這個行動的具體內容和操作模式:

在中央情報局安全屋的一所房間內,設有一面單向鏡,牆上安裝了麥克風和監聽設備。僱傭的性從業者吸引男人來到安全屋,然後給男人使用一定劑量“麥角酰二乙胺”讓其失控。此時的中情局特工會從單向鏡後面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並審問這些男人在服用當時被稱為“真理血清”的“麥角酰二乙胺”後的體驗。

1974年,美國調查記者和政治作家、《紐約客》雜誌關於國家安全事務的長期撰稿人西摩·邁倫·赫什,揭露了中央情報局對美國公民的非法間諜活動,以及中情局如何進行未經同意的藥物實驗。他的報告開始了漫長的過程,將有關“MK-過激論者”的長期壓抑細節置於光明之中。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西摩·邁倫·赫什

1976年,奧爾森的家人與美國政府達成庭外和解,並得到了75萬美元補貼。這次事件和其它的一些現存資料證明了“午夜高潮”行動的真實性,以及它引發的一系列混亂!

“MK-過激論者”計劃於1977年春季在中央情報局技術服務部門的廣泛調查中曝光。中央情報局檢察長辦公室成員約翰·K·萬斯發現,該機構正在開展一項研究項目,其中包括對不願意接受人體受試者施用“麥角酰二乙胺”和其他藥物。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MK-過激論者”計劃

【關聯性】

“午夜高潮”行動屬於軍事技術研發行動,自身沒有行動序列,但是屬於“MK-過激論者”行動的子行動。而“MK-過激論者”行動是由“知更鳥”計劃(Robin)發展而來的。實際上,這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行動計劃系,請允許“歷史脈動”暫時保留一定的空白,留在將來一點一點補齊。

在“歷史脈動”先前的文章中,已經發布了兩個與此千絲萬縷聯繫的行動計劃——“星門”計劃、“人腦控制”計劃,可以返回進行完整了解。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影響】

“午夜高潮”行動的背後因素,主要針對敵對陣營及本陣營信奉對方觀念的所有人,進行已酷刑“擦邊球”的方式,進行迫害。而計劃的實施成果,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這種目標的有效工具。在其後冷戰及對美國國內非資本主義思潮人群的待遇而言,“午夜高潮”行動的成果無法徹底擺脫關聯性。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評論】

雖然在1966年10月6日前,“麥角酰二乙胺”的使用在美國是合法的。但在“午夜高潮”行動中,美國中情局在一些“安全屋”中下套,以控制一些因為面子問題而羞於提起此事的人,但畢竟這完全違背了個人知情權與意願,明顯屬於侵犯人權。並且,行動測試用的“麥角酰二乙胺”將會對被測試者造成何種身體及精神傷害,並不是很容易定論的,可見這個空子鑽的多麼缺德。

“午夜高潮”行動暴露了美國統治階級的殘酷本性,不但對敵對國家、友好國家的公民視如草芥,即便對美國公民也毫無底限,這才是活脫脫的邪惡國家標本。

雖然“午夜高潮”行動是出於冷戰目的而發起的,但就美國人的本性而言,這種行動出現,完全順理成章,如果不出現那才是出鬼了。

科技,一定是造福人類的嗎?“午夜高潮”行動之類的行動可以明確地回答——不!“午夜高潮”行動的研究,是由數百名科學家參與才得以順利實施的。鑑於美國所有非法、缺德的科研都是科學家積極參與的結構,包括如此規模地攪入“午夜高潮”行動的陰暗研究,這使普通人完全可以確定無疑的得出這種結論——科學家並非都是合格的人類。聯想到當今社會在科技領域爭議最大的問題——“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農產品”,就美國人的科技水平及道德水準,他們對於這種技術的掌握程度究竟達到了何種程度,對於中國而言絕對是一無所知。就這不得不讓世界的很大一部分普通大眾,難以平心靜氣地欣然接受科學家們急功近利狀態下的信誓旦旦,尤其是與美國和外國資本狗扯羊皮、千絲萬縷關係的那些中國“科學家們”。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相關資料】

西摩·邁倫·赫什揭露了“午夜高潮”行動,可謂是一個富有良知的美國媒體人。但是,這老兄絕非道德之士,他於1969年首次獲得承認,因為他在越南戰爭期間揭露了“美萊大屠殺”及其掩蓋,並因此獲得了1970年的國際報道“普利策獎”。

此後,赫什的行為比較符合道德,雖然不符合國家利益——在20世紀70年代,赫什為《紐約時報》報道了“水門事件”,並揭露了對柬埔寨的秘密轟炸。

2004年,他報道了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待被拘留者的情況,因為“內涵深刻同時風格優雅的寫作”,獲得了“喬治·奧威爾”獎。

他還獲得了兩項全國性雜誌獎和新聞重要大獎之一“喬治·波爾克”獎的5項獎。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代號說明】

“午夜高潮”,一個非常曖昧的代號,展現了這樣一個臆想中的場景:一個獲得多倍收入的高潮,一個獲得超級快感的高潮,一個收穫邪惡成果的高潮——一舉八得,皆大歡喜。


“午夜高潮”行動:各懷鬼胎的三夥人,令人瞠目的醜陋劇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