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代号名称】“午夜高潮”行动

【规范称呼】精神控制研究计划

【英文名称】Operation Midnight Climax

【密级】绝密

【发起者】西德尼·戈特利布

【行动时间】1953年-1966年

【目的】研究“麦角酰二乙胺”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本行动表面上的原因是出于冷战需要

【背景】

西德尼·戈特利布,是冷战时期美国最臭名昭著的间谍,他和我们在影视谍战剧以及谍战小说中看到的了解到的间谍不同,并不像007那样喝着美酒,抱着美人,拿着精致的手枪,用着先进的装备周游世界甚至上太空下深海,也不用金钱美色化妆欺骗来套取情报。虽然他也有着双重身份,公开身份是在路边卖圣诞树、养山羊,真实身份却是中情局员工,而且是像《007》系列电影中“Q博士”那样的技术专家,不过他研制的不是各种奇妙、酷炫的间谍装备,而是专门研制药物的,包括毒药。

戈特利布是一名疯狂的科学家。他不仅为中情局研制出了隐形墨水、毒镖、毒手帕等物,更是发起了美国中情局长达20多年的绝密“大脑控制”实验——“MK-过激论者”(Project MK-Ultra),中情局专家梦想通过一种迷幻药物或催眠法,彻底控制另一个人的大脑,从而像《红色警戒》游戏里的尤里一样控制他人的精神意志,不费吹灰之力让利用策反对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管对方什么背景,多么坚定,并使其沦为美国情报机构的间谍工具和“完美杀手”。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西德尼·戈特利布

“午夜高潮”行动也是由西德尼·戈特利布最初发起的一项行动,由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联邦禁毒局指挥,其官员乔治·亨特·怀特以“摩根大厅”的笔名为中央情报局作为“MK-过激论者”的子行动计划,联邦调查局精神控制研究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联邦禁毒局官员乔治·亨特·怀特

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其它项目不同,“午夜高潮”行动涉及了精神类药物。行动计划在旧金山马林县和纽约市的中央情报局运营“安全屋”网络。“安全屋”的建立是为了研究“麦角酰二乙胺”(英文缩写LSD,一种精神类药物)对不同意人群的影响。

中央情报局工资单上的性从业者,被指示引诱客户来到“安全屋”买春,在那里客户们毫不知情地被秘密使用各种物质,通俗点说就是给他们“下药儿”,包括“麦角酰二乙胺”,中央情报局及参与行动的科学家在“安全屋”单向玻璃后面进行监控,通过不同剂量客户的反映状态,达到掌握将其用于审讯和精神控制的目的。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单向玻璃

【行动经过】

“午夜高潮”行动从20实际50年代开始,大概在1953年3月以后,但具体时间不详。但自从行动开始,其中的每一个案例实质上都是公然违法的,并且在这个行动中开发了几种重要的操作技术,包括对性讹诈、监视技术以及在野外作战中可能使用改变思维的药物的广泛研究,没有一个能拿得上台面。

由于行动进展迅速,研究的案例不断增加,行动自身很快开始膨胀、扩大,中央情报局的工作人员开始在餐馆、酒吧和海滩上招募人员。

“午夜高潮”行动证实了实验对象在摄入“麦角酰二乙胺”后管不住自己的嘴,会把所有秘密泄漏给审讯者。但是,药物更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未知效果,比如实验对象胡说八道等。

虽然初步的研究成果出来了,但由于行动过于放肆,所引发的危机也随之陆续出现了。

在纽约,行动发生过一起震憾事件。在1953年,也就是在行动开始后不久,中央情报局研究“麦角酰二乙胺”的生物科学家弗兰克·奥尔森在服用“麦角酰二乙胺”后,出现了严重的焦虑和偏执症状。9天后,他从斯塔特勒酒店的13楼跳楼身亡——总之是自己配药自己吃。

关于他的死,有人说是自杀,也有人说是他杀。可奥尔森的家人认准了是中央情报局特工杀了他,原因是奥尔森想离开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担心奥尔森的离开会揭露朝鲜战争期间生物战的秘密。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美国中央情报局生物科学家弗兰克·奥尔森

韦恩·里奇,一位前美国法警,纽约“午夜高潮”行动的受害者。在1957年的圣诞节聚会上,里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服用”了“麦角酰二乙胺”。被下药后的里奇体温迅速上升,感觉房间开始旋转起来,圣诞树上红色和绿色的彩灯在角落里盘旋,周围的一切犹如万花筒般变的五彩缤纷,随之而来的便是胡思乱想。里奇总感觉周围的人都讨厌他、恨他,于是想逃离这个聚会。慢慢的,药物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到了晚上,里奇莫名其妙的去抢劫了一家酒吧。在里奇被逮捕后,因考虑到这种情况特殊,再加上他之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所以他没有被起诉。最后,辞去法警职务的里奇只能去当油漆工,而且一干就是34年。

到了1963年,出现了更多里奇这样的案例。感到大事不妙的中央情报局检察长约翰·埃尔曼立即发出报告,强烈建议结束行动。中央情报局高层意识到问题后,也开始关闭“午夜高潮”行动设施,表现就是“安全屋”大幅缩减,但行动并没有立即结束。

1965年,中央情报局停止了旧金山的项目。

1966年,行动全部搬到了纽约,但纽约的安全屋很快在关闭。这样,自行动开始13年左右、检察长约翰·埃尔曼呼吁停止行动3年后,“午夜高潮”终于停止了。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麦角酰二乙胺”的化学及分子结构

【后续】

“午夜高潮”行动停止后,中央情报局立刻销毁了纽约的文件,以掩盖罪证。但由于当时的官僚制度混乱,旧金山的部分文件竟然被保存了下来,这让世界得以了解到这个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模式:

在中央情报局安全屋的一所房间内,设有一面单向镜,墙上安装了麦克风和监听设备。雇佣的性从业者吸引男人来到安全屋,然后给男人使用一定剂量“麦角酰二乙胺”让其失控。此时的中情局特工会从单向镜后面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并审问这些男人在服用当时被称为“真理血清”的“麦角酰二乙胺”后的体验。

1974年,美国调查记者和政治作家、《纽约客》杂志关于国家安全事务的长期撰稿人西摩·迈伦·赫什,揭露了中央情报局对美国公民的非法间谍活动,以及中情局如何进行未经同意的药物实验。他的报告开始了漫长的过程,将有关“MK-过激论者”的长期压抑细节置于光明之中。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西摩·迈伦·赫什

1976年,奥尔森的家人与美国政府达成庭外和解,并得到了75万美元补贴。这次事件和其它的一些现存资料证明了“午夜高潮”行动的真实性,以及它引发的一系列混乱!

“MK-过激论者”计划于1977年春季在中央情报局技术服务部门的广泛调查中曝光。中央情报局检察长办公室成员约翰·K·万斯发现,该机构正在开展一项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对不愿意接受人体受试者施用“麦角酰二乙胺”和其他药物。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MK-过激论者”计划

【关联性】

“午夜高潮”行动属于军事技术研发行动,自身没有行动序列,但是属于“MK-过激论者”行动的子行动。而“MK-过激论者”行动是由“知更鸟”计划(Robin)发展而来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行动计划系,请允许“历史脉动”暂时保留一定的空白,留在将来一点一点补齐。

在“历史脉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发布了两个与此千丝万缕联系的行动计划——“星门”计划、“人脑控制”计划,可以返回进行完整了解。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影响】

“午夜高潮”行动的背后因素,主要针对敌对阵营及本阵营信奉对方观念的所有人,进行已酷刑“擦边球”的方式,进行迫害。而计划的实施成果,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种目标的有效工具。在其后冷战及对美国国内非资本主义思潮人群的待遇而言,“午夜高潮”行动的成果无法彻底摆脱关联性。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评论】

虽然在1966年10月6日前,“麦角酰二乙胺”的使用在美国是合法的。但在“午夜高潮”行动中,美国中情局在一些“安全屋”中下套,以控制一些因为面子问题而羞于提起此事的人,但毕竟这完全违背了个人知情权与意愿,明显属于侵犯人权。并且,行动测试用的“麦角酰二乙胺”将会对被测试者造成何种身体及精神伤害,并不是很容易定论的,可见这个空子钻的多么缺德。

“午夜高潮”行动暴露了美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本性,不但对敌对国家、友好国家的公民视如草芥,即便对美国公民也毫无底限,这才是活脱脱的邪恶国家标本。

虽然“午夜高潮”行动是出于冷战目的而发起的,但就美国人的本性而言,这种行动出现,完全顺理成章,如果不出现那才是出鬼了。

科技,一定是造福人类的吗?“午夜高潮”行动之类的行动可以明确地回答——不!“午夜高潮”行动的研究,是由数百名科学家参与才得以顺利实施的。鉴于美国所有非法、缺德的科研都是科学家积极参与的结构,包括如此规模地搅入“午夜高潮”行动的阴暗研究,这使普通人完全可以确定无疑的得出这种结论——科学家并非都是合格的人类。联想到当今社会在科技领域争议最大的问题——“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农产品”,就美国人的科技水平及道德水准,他们对于这种技术的掌握程度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一无所知。就这不得不让世界的很大一部分普通大众,难以平心静气地欣然接受科学家们急功近利状态下的信誓旦旦,尤其是与美国和外国资本狗扯羊皮、千丝万缕关系的那些中国“科学家们”。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相关资料】

西摩·迈伦·赫什揭露了“午夜高潮”行动,可谓是一个富有良知的美国媒体人。但是,这老兄绝非道德之士,他于1969年首次获得承认,因为他在越南战争期间揭露了“美莱大屠杀”及其掩盖,并因此获得了1970年的国际报道“普利策奖”。

此后,赫什的行为比较符合道德,虽然不符合国家利益——在20世纪70年代,赫什为《纽约时报》报道了“水门事件”,并揭露了对柬埔寨的秘密轰炸。

2004年,他报道了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被拘留者的情况,因为“内涵深刻同时风格优雅的写作”,获得了“乔治·奥威尔”奖。

他还获得了两项全国性杂志奖和新闻重要大奖之一“乔治·波尔克”奖的5项奖。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代号说明】

“午夜高潮”,一个非常暧昧的代号,展现了这样一个臆想中的场景:一个获得多倍收入的高潮,一个获得超级快感的高潮,一个收获邪恶成果的高潮——一举八得,皆大欢喜。


“午夜高潮”行动:各怀鬼胎的三伙人,令人瞠目的丑陋剧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请劳动您宝贵的小手指,或关注、或评论、互收藏、或转发,这将成为坚定“历史脉动”为您地提供各类行动计划不竭的强大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