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奇作,涵蓋了上古時期天文、地理、鳥獸、民俗、神話等等,堪稱是上古文化最早的百科全書。然而中國古代大多數文史學者,都認為此書內容荒誕,百無一真,除了記載的黃河、渭河、華山等部分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其他都無法作為參考。
然而直到20世紀之後,終於有人發現,原來山海經裡的很多地理鳥獸,居然來源於美洲!這是什麼原因呢?
現在學術界很多研究者認為,美洲印第安文明源於中華古文明。早在千萬年前,因為當時地球的海平面比現在低50米左右,來自遠古的漢人,可以從黃河流域出發,沿著遼東向北穿過西伯利亞,通過白令海峽直接達到阿拉斯加(兩者相距僅40多公里),遷徙到美洲地界。在遠古時期,中華和美洲可能就一直保持著某種交流!
尤其是殷人東渡美洲論,更是受到很多學者的認可和支持。在印第安土著部落中,流傳著一個傳說,他們是殷商時期的殷周人,沿天之浮橋島來到美洲大陸。而現在通過地理考證,天之浮橋島極有可能就是現在的阿留申群島。群島之間的距離大多不過幾十海里,在海平面下降的遠古時代,群島之間就如同鏈接亞洲和美洲的浮橋島。而殷周人就是乘船從東海出發,沿著黑潮暖流和太平洋暖流,從日本北海道,經過千島群島,再豔半島海岸,穿過阿留申群島,最終來到北美洲。
如果中華先民曾與美洲有過頻繁的接觸,那就可以理解《山海經》中的很多內容了。比如說: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記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古史學者認為大壑指的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少昊之國指的就是少昊羲和國。
《大荒東經》:“大荒東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淮南·地形訓》:“東南方曰波母之山”。波母即皮母、波谷,古秘魯偕音,即今秘魯查文化的發祥地畢魯河谷。
而且在《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中提到的扶桑國,極有可能是指現在的墨西哥一代。
《山海經·海內北經》:“姑射國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之”。姑射國在朝鮮東邊,而且姑射在古音讀kuyi或wuyi,一猜就知道時庫頁島和日本群島一帶。
最神奇的是,美國有一個默茨的女學者,根據《山海經·東山經》中對山脈走向的描述,一步一步的找到了位於美洲中西部的四條山脈,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
《北山經》中記載了這樣一種怪獸,“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這個長著兔子的外形,老鼠的頭部,還會飛行的怪物,其實就是生活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鼯鼠”。
《東山經》中記載了還這樣一個異獸“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翻譯過來就是說這種野獸長得像兔子,嘴如鳥喙,眼睛像貓頭鷹而尾巴像蛇。而這個動物目前依然存在中美和南美地區,是一種瀕危物種,又被稱作為“鎧鼠”。
所以說,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文明的火種可能就留在了美洲一帶。從加拿大直到南美,表示中國屬性的漢字、銅錢、服飾、雕像廣泛分佈於太平洋沿岸,而以墨西哥一帶的文物為最豐富說明中國人往來於美洲的步伐從未停止過。而且美洲奧爾梅克文明的突然出現以及奧爾梅克藝術風格和中國殷商時代藝術驚人相像,足以說明中華文明對美洲的影響!
閱讀更多 麻辣歷史趣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