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為後世所稱善,為何離奇死亡

洪熙帝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但與朱棣崇武的性格恰恰相反,朱高熾為人喜靜,喜歡經書文學,所以被後世稱為開明的儒家君主。別看他只在位不到一年,但實際上永樂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朱高熾以太子監國,因為朱棣閒不住,總喜歡帶著大軍去蒙古打秋風,追趕他們(不像後世明軍被韃靼追著跑),所以在這期間朱高熾獲得大部分臣子的人心,並且也有豐富的執政經驗,只是朱棣在世,不好放開手腳罷了。


那麼明仁宗到底幹了什麼為後世所稱善呢?

曾經朱元璋親自考校了朱棣的幾個兒子,就這樣朱高熾的溫和儒雅的性格吸引了朱元璋。於是朱元璋就給朱高熾出來一道題,讓他審閱幾份奏摺,朱高熾快速地區分開文武奏摺,然後對朱元璋進行報告,可以說是做得井井有條,講得有條不紊,讓朱元璋大喜,可見朱高熾的政治能力不一般。

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為後世所稱善,為何離奇死亡

  • 朱高熾登基後,首先改組內閣,因為朱棣在位時整個朝政都在為他的對外擴張服務,這與朱高熾的執政理念相沖突,所以迅速換上自己的人,開始進行改革,穩定朝政。
  • 頒佈了大赦令赦免很多因為反對朱棣北征的大臣。
  • 取消徵用制度,解決人民四處流浪問題。因為永樂帝多次遠征蒙古,耗費了很多資源,也多次強徵稅,導致很多人不堪付稅,四處逃亡,這就讓當時國家動盪不安。所以朱高熾開始無償救濟這些人民,然後讓他們回家,並免稅。
  • 選用賢臣,削汰冗官,讓國家機器開始高效動起來,讓明朝進入一個強盛發展階段,這就是仁宣之治的開端。
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為後世所稱善,為何離奇死亡

可惜天妒英才,就是這樣一位仁德之君在位僅僅十年就暴斃了!在死之前的三天,明仁宗還能好好的處理朝政,結果突然病倒就這樣死了。好好一個人說死就死,這是為何呢?大部分明朝歷史資料包括《明仁宗實錄》都沒有記載明仁宗因何而死,所以對此後人有四種看法:

  • 毒殺:身為皇帝有誰敢毒害呢?根據記載,明仁宗替張皇后死的,因為寵妃郭氏向皇后張氏敬酒,酒中含毒,而此時明仁宗接過去喝了,導致自己毒發身亡,不過按道理說這種情況可以記載在正史中,為何正史無記錄呢?說明毒殺可能較小。
  • 雷劈:陸釴寫的一本《病逸漫記》中記載
明仁宗駕崩甚速,疑為雷劈。

這明仁宗做錯了啥?怎麼會遭雷劈啊,甚是可憐。不過可信度也不高,雖然被雷劈是不光彩,但是也沒必要掩蓋,就如同清仁宗被雷劈了一樣。兩個仁宗在地府相見,肯定是惺惺相惜吧!

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為後世所稱善,為何離奇死亡

  • 病死:當時朱高熾的好色也是所有人都知道,大臣李時勉就曾經上了一份奏摺勸誡朱高熾在女色方面要節制,可惜朱高熾沒聽,反而很生氣處罰李時勉。所以就有一批人認為朱高熾死於嗜慾過度。原本不愛動的朱高熾體弱身胖,再這樣折騰確實很有可能。
  • ​被朱瞻基殺害:朱棣的好聖孫朱瞻基,朱高熾就因為兒子朱瞻基保住了太子之位。而朱瞻基性格與朱高熾截然不同,反而與朱棣很像。朱瞻基野心很大,十分熱衷權力。朱高熾早就知道他這個兒子不安分,所以曾經也勸誡過幾次。可能朱瞻基真的等不住了,想早日獲得皇位就出手了。

這四種看法孰是孰非,都沒有證據,誰也不清楚朱高熾到底如何死的,而我認為病死可能性更大,因為曾有一名太監報告朱高熾死於心臟病,雖然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這個太監,但是突發心臟病的可能性真的很大。明仁宗不經常鍛鍊,常年在宮中,日理萬機,身體累的或許也沒有很好的休息。就這樣日積月累,很多身體問題就出來。再加上明仁宗身體肥胖,這人一胖什麼三高啊,什麼糖尿病啊,還有冠心病都有肯能得的,所以病死可能性最大。

不知各位怎麼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