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長城》上映五天,票房與爭議齊飛。豆瓣上都吵翻了天,也沒有結果。翻來覆去歸結起來:影迷的觀點:中國風,很棒。這都能噴,一群靠噴來尋求優越感的渣渣,除了見什麼噴什麼一無是處;雙標狗,見不得自己人好……

反對者說:爛片,水軍辣雞。數量龐大的水軍,為了那麼多水軍也要打一分……

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到底還是跟時下過於浮躁的娛樂環境有關吧。正如某一些藝人在社會上爭議巨大,一邊片酬奇高、粉絲狂熱,一邊是非粉絲的憤怒:戲子,沒演技……以及很多過激的言辭。同理,影視作品面對的讚美與質疑也是空前的。如今的中國電影,現狀令人堪憂,一部部高票房的爛片砸得觀眾眼花繚亂。很多爛片最基本的劇情像夢遊,毫無邏輯,叫人無法忍受。

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對於《長城》,雖然少數醬油角色的線說沒就沒,至少大的情節還是說得圓的。可是也僅限於說得圓了,並沒有什麼創新,總會讓人想起《權利的遊戲》之類的故事。——這可是五個好萊塢編劇攢出來的。除了劇情,場面的壯觀與宏大,顯現出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的一貫水準,可以看出張導在盡最大努力往片子中加中國元素。所以短評中高票支持的有這樣一條評論。

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也許影片這樣的評論很鼓舞人心。目前在有些影院,《長城》排片密集,間隔半小時一場。也有相關藝人粉絲願意一場一場的包。這種情況下票房也許會豐收,但口碑不會,Ip開發沒有錯,可是不尊重歷史、不切實際的開發觀眾自然不會買賬。

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有人說即便《長城》真的是炮灰,也是難能可貴的第一炮。但人家好萊塢未必這麼打算的,中國的電影市場遍地都是撿不完的錢,這塊寶地人家早就瞄準了,說不定中國元素只是一個增加號召力的牌子呢。賣力宣傳賣力刷票,倒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所以,《長城》真的沒有粉絲期待的那樣輸出了什麼文化,那些東西,連我們自己都不在乎的。

電影《長城》輸出了什麼

那麼《長城》到底向西方輸出了什麼呢?《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裡面有個冷幽默片段,經紀人無比樂觀地說要拍電影可以到中國拉投資……

既然好幾個億已經砸出去了,希望將來在西方國家上映的時候可以回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