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何為人?是為忍!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春秋時期,浙江江西一帶有一個國家,被稱之為越國。

春秋末期,越國國君允常與吳國發生矛盾,常年互相攻伐。

允常死後,越王勾踐繼位,至此,勾踐傳奇的一生便開始了。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勾踐繼位第三年,由於決策失誤,被吳王夫差擊敗,僅剩5000兵馬退守於會稽。

這時,勾踐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以僅剩的5000兵馬和吳國拼個魚死網破,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要麼,向吳國求和,併入吳國為臣,保留性命,韜光養晦。

說的簡單,但其實第一種選擇也就是為了保留氣節而選擇死,第二種則是為了保留性命,而放棄尊嚴。

勾踐選擇了第二種方法,因為他知道,他不能死,因為他還沒有完成父親允常伐吳的宏願。

勾踐收買了貪財好色的吳國太宰伯嚭,讓其向夫差進言,“如果繼續攻打越國,結果一定是勾踐殺妻滅子,焚燒宮室,與吳國決一死戰,到時候越國上下同心,很難從中獲利。”

夫差聽從了伯嚭的建議,赦免了勾踐,並從越國撤軍。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勾踐五年,勾踐與文種、范蠡向吳國臣服。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方能為人所不能為

到了吳國之後,勾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光著身子,跪在臺階上向夫差行大禮,“臣子勾踐,不自量力,得罪大王,罪該萬死,大王寬宏大量,赦免於我,讓我有機會能做你的奴隸,實在是我的福氣,我心中十分感激。”

從此,勾踐換上了馬伕穿的衣服,一天到晚鋤草、養馬、除糞、掃地。他的生活很苦,卻沒有半句埋怨,因此夫差很滿意。

忍都是有目的的,佛的忍是為了成佛,了生死,目的極為堂皇。

而另一種忍,是為了某個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極端的壓抑人性,掩飾真我,忍人所不能忍,最終狠常人所不能狠。

勾踐便是這樣的人。

他在鋤草時,養馬時,掃地時,除糞時,都沒有忘記復仇的願望。

昨天還在享受別人的侍奉,今天卻要侍奉別人,這樣的反差卻能面無改色。

謙恭的表現讓夫差越來越輕視自己,徹底放鬆警惕,信任自己。

但是這對勾踐來說,還遠遠不夠,他想要的不只是夫差的信任,他想要的是能夠重回故土,掌握權力,他要復仇。

他需要一個契機,讓夫差完全的信任他,相信勾踐是最忠誠的奴隸,相信勾踐再無反叛之心。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人的生命中,機會總是會隨時光臨,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發現,是否願意和敢於把握,勾踐把握住了。

夫差生病了,三個月都沒能治好,醫生們都束手無策。

勾踐意識到,機會來了。

他請求去探病,正好遇見侍從端著夫差的排洩物出來。

勾踐立馬請求“請嘗大王之溲,以決兇吉。”

於是果斷的“以手取其便而嘗之”。

這時候勾踐是什麼樣的表情?是痛苦不堪,還是冥思品味,還是在想大事已成?

這些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這件事後,夫差完全信任了為自己的病情而嘗大便的勾踐,並將其送回越國。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回國後他委託范蠡建城作都,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門口掛一個苦膽,每天都要舔一舔,臥薪嚐膽,不聽音樂,不近女色,念念不忘復仇。

勾踐在吳國做奴隸時,充分發揮了“厚”的精髓:你可以隨便侮辱我,但只要我還活著,就不一定是誰笑到最後。

厚黑學的“厚”,是臥薪嚐膽,而不是夾著尾巴做人。

厚黑學的“厚”,是有目的的隱忍,而不是一味的懦弱。一時的隱忍為了獲取長遠的發展,才是厚黑學的“厚”。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後來,勾踐終於滅了吳國,但這不是我們要講的重點,重點是勾踐滅吳國時的黑。

第一黑:削弱敵人就是增強自己。

回國後,勾踐挑選出一批有特殊本領的美女(這裡面就有西施),送給夫差,使其沉迷女色,不理朝政,消磨鬥志。

派能言善辯的人去拍夫差馬屁,並花言巧語擾亂他的決策。

又送給吳國大量木料,使夫差大肆修建宮殿,耗費吳國人力物力。

再高價收購吳國糧食,使其糧庫空虛。

第二黑:挑撥君臣關係,除去吳王臂膀。

夫差征服勾踐之後,急於進軍中原,試圖率領大軍攻打齊國。

士大夫伍子胥多次勸誡夫差想要攻打齊國,一定要把越國滅了。

勾踐便以金銀珠寶和美女賄賂太宰伯嚭,讓其挑撥伍子胥和夫差的關係。

夫差聽信伯嚭的讒言,稱伍子胥勾結齊國,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讓其自殺。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范蠡


第三黑:說翻臉就翻臉,趁你病要你命

勾踐暗中收買吳國大臣,加上美人計,以及自己表現的忠誠,使夫差完全信任勾踐。

夫差把大後方暴露給了越國,自己帶領大兵攻打齊國,只留下了老弱病殘和太子在吳國。

勾踐乘機伐吳,擊敗留守的老弱病殘,殺死吳國太子。

第四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勾踐滅吳後,范蠡深知勾踐為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於是駕一葉小舟飄向遠方。

並且給文種留了一封信,勸文種也早早離去,信上是這麼寫的,“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文種墓與共樂。子何不去?”

可惜文種自覺功高,不至於如此,收到范蠡的信後,沒有選擇跑路。

勾踐雖然很清楚文種的為人,但自覺在吳國期間及復國過程中做過很多為人不齒之事,而恰好文種對此又都瞭如指掌,如果還讓這個人活在世上,難保某天不會被天下人知曉,自己這張老臉到時還怎樣面對國人?

所以,勾踐決定剷除文種,他把文種傳喚到宮中,和他說,“先生當年教給我伐吳七術,我只用了前三條,就伐吳成功,剩下的四條都來不及實施。不如這樣,你把這四條帶到地下獻給先王,讓他試試效果如何?”

文種聽後萬分後悔沒有早點離開,自知沒有退路,遂拔劍自刎。

厚黑學精髓:落魄時要“厚”,輝煌時可“黑”!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方能為人所不能為。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縱觀古今,凡成大事者定是能厚能黑之輩,

有人順應時代而改變時代,有人作繭自縛卻又破繭成蝶,有人不鳴則已但一鳴驚人,

他們用身體力行詮釋了“厚黑”的含義:

立大志者,需以“厚”處世;成大業者,需靠“黑”顯才。

“厚”是遇鋒芒時的避讓,退一步海闊天空。“黑”是看時機而動,英雄視時機而動。

厚黑結合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