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秦朝這個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難讓現代人去理解的一個朝代。也是造就了很多迷的一個朝代。整個華夏自此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國家,而這個國家的主人,則在三皇五帝的稱號中各取一個字,自稱始皇帝,從此之後所有朝代都按此稱呼。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而且自始皇帝登基之後,曾經為了華夏的一統做了很多的努力,也頒佈了很多的政令。比較著名的就是統一了文字,令華夏大地從此之後,無論在任何地方,都使用統一的文字,文字上的高度統一,也就造就了文化上的統一,讓整個國家充滿了空前的凝聚力。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第二條政令是統一了衡具,這一點更是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的生產效率,在此之前所有的工匠,不論是木匠還是鐵匠都沒有統一的長度單位,大部分都是按照經驗來製造,或者是每一個地方的衡量標準不一樣。所以導致了製造出來的工具長短不一,使用也不方便。在貿易中因為重量單位不統一,就經常出現交易不公平的現象。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諸如此類的政令有很多,但是作為華夏大一統的睿智皇帝,就沒有做錯的時候嗎?答案是肯定有的。比如說我們今天講述的這個故事,在當時大秦內部一樣高度統一了,對內已經沒有足夠分量的對手來磨牙了。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所以大秦把目光看向了一些比較偏遠的疆域,比如說當時的嶺南之地。這塊位置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地圖上越南的這個位置。此地在當時對大秦來講也是一塊必須要拿下之地。於是當時的始皇帝為此派出了六十萬大軍去攻打此地。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但是勞師遠征又是大兵團長途作戰,在後勤供給上肯定是有所困難。須知道古代打仗就是打後勤。於是當時的秦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就地築城戍邊,這樣就可以就地解決一部分的後勤問題,這樣一邊在當地打仗,一邊來鑄造城池。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於是這60萬大軍就採用了這樣一個政策,在當地邊打邊築,居然還真的就成功了,但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這六十萬大軍在大秦最後快要滅亡的時候,居然沒有回軍參與戰鬥,而是就那麼靜靜駐守在那裡。

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內中真實的原因已經不可考證的,誰也不知道當時的主帥跟秦滅的時候國內是如何溝通的,最終沒有動用這幾十萬的兵力,但是現代的一些史家們在推測,是當時的主帥要趁亂自立,所以眼看著秦國覆滅。

秦滅亡時,駐守邊防的60萬大軍為何不反抗?專家:主帥想當皇帝

依據就是後來在大漢的時候,這個地方曾經自立過,雖然也有一段時間是對國內稱臣的。但是也是保持的高度自治的模式,不接受駐軍的那種。只是以一種臣屬國的姿態出現。大漢也曾出兵攻打這個地方,但是漢軍在面臨當年秦軍築的堅城時,卻依然是望城興嘆,根本就打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