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盈:期貨市場,“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前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大家來到這個市場上固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求利,然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期貨市場,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已經被市場淘汰離場。

交易本身存在的吸引力就是可以滿足人類本身另一種渴望——賭博。每當我們開倉做了一筆交易,心裡就開始盤算著其結果如何,明天是漲是跌,心裡充滿了遐想,這個過程的確很美妙。

作為過來人,今天我想說的是,交易市場並非這麼簡單,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你會發現它確實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迷宮,宮宮相套,且每一個迷宮都披著一層絢麗的外衣,一般的交易者很難識別,併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這些代價包括:時間、金錢、乃至健康。

周欣盈:期貨市場,“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試想一下,如此眾多的迷宮要一個個走過,會是一個怎樣的歷程,但凡成功的交易者在回顧自己的心路時都有一種難以掩飾的滄桑,這也就不難理解了。可是最為奇特的是,這個行業並非是一個有耕耘就會有收穫的地方,很多人終其一生,傾其所有也難以魚躍龍門,最後的結果比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也好不了多少。

下面就以我十多年來的交易經歷對交易市場的迷宮逐一羅列,也許我說了你也不見得就會立馬醒悟,但你暫且記下,隨著你交易時間的延長會逐漸驗證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迷宮之一:過分研究基本面

我把這個迷宮之所以放到第一,是因為其危害性和隱蔽性是所有迷宮中最為險惡的一個,如果對它沒有足夠的認識,你的交易將會被它長期牽著鼻子走,我們將淪落為它的奴隸,甚至終生為奴。基本分析本身其實並沒有錯,錯就錯在你不能把它用於你的交易,你高估了你的認知。

不管是股市還是期貨都是如此,它之所以能夠蠱惑人心,其高明之處就在於它能夠說通一切漲跌的原因,且情理並不矛盾,股市談報表談經營談政策,期貨談供求談貨幣談持倉讓你不得不信服……

也許你以此為依據一出手就賺到了一筆錢,這讓你更加堅信基本分析的魅力所在。但是當你經歷了一次次交易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東西並不那麼靈驗,這時也許你把這種結果歸結於自己研究的不透徹,所以你拼命的去找資料找數據企圖戰勝市場,但可悲的是最後還是一名虧貨更別說穩定獲利。

這時你徹底失望了,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那麼現在我就告訴你真正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我們做的是交易而不是研究。你要是一名學者你儘可以遨遊在研究基本面的海洋裡,搞不好你最後還能成為一個經濟學家之類的人物,可惜我們做的是投機生意,做投機和做研究不同,你讓那些經濟學家或教授去做投機恐怕最後連李嘉誠百分之一的財富也賺不到,同樣李嘉誠也當不了經濟學家和大學教授,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碼事,一個是求知,找原因。一個是求財,找機會。

況且你的基本分析也僅僅限制於你有限的認知範圍,你更沒有能力判定手中數據的真假,而即便是真的,也有它的時效性,特別是股市,真真假假雲裡霧裡的信息更是多如牛毛無從談起。

這個市場上可以說九成以上的交易者沒有認清這樣一個真相:面對基本面散戶是不可認知的。這個迷宮一旦陷入,則把你帶到萬劫不復的地帶,故此,我奉勸那些仍舊痴迷於基本分析的交易者趁早迷途知返,還不如迴歸道氏理論上,記住,盤口消化反應一切。

周欣盈:期貨市場,“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迷宮之二:痴迷於指標

這裡所說的無用並不是完全的無用,,而是千萬不要痴迷於指標,指標的作用僅僅只是參考而已。

我現在做交易基本上都不看指標,我眼中只有裸K形態,我的入場只有突破和拐點。這個迷宮相對容易走出,其危害性雖然較為普遍,但是其危害的時間和危害的程度度遠沒有前一個嚴重,我本人當年在這裡迷失的時間很短,因為稍有智慧的人都不難判斷,試想如果成功僅僅靠一個指標的話那麼很快市場就會被交易者瓦解,市場的生態平衡永遠都不能被打破,這個平衡的基礎就是隻能少數成功對應多數失敗。

我們也會經常發現不同的指標在很多情況下會相互矛盾,這個指標顯示應該買入而同時另一個指標卻顯示賣出信號,這會讓你倍感糾結,它之所以能迷惑人,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總是用歷史的圖表來驗證指標是有用的,的確如此,而當你用真金白銀去檢驗時卻另當別論,其結果往往是時賺時虧,最終還是虧多賺少。

答案很明確:指標跟隨價格,而非指標決定價格,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價格。

寄語:在交易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儘管承受著虧損,但是他們非常堅定地相信,總有一天會逆襲。如果他們不能對市場有進一步的認識,就不能認清交易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就很容易走彎路。投資要合理,那一切自然要在計劃之中,我們才能做到穩中求勝,不求一夜暴富,只求穩健盈利,逐步累積經驗。

筆者:周欣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