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圓矩方,皆納經緯;棋道中的“規矩”築牢正確人生觀的基石!

規圓矩方,皆納經緯;棋道中的“規矩”築牢正確人生觀的基石!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尺度,經緯分明。而圍棋,黑白分明、子圓盤方、經緯規正。這其中蘊含的智慧與玄妙,讓人立刻肅然而起敬。而棋道中,關於圍棋的規矩、規則、規範等,更深一層面的為每一個棋手種下影響一生的操守與準則,所謂寓教於樂的現代教育理念,古代先人早就通過一盤圍棋實現了。

一、敬畏心,是一切禮儀的基礎,更是所有規矩的前提。

沒有虔誠的尊重是虛偽的,沒有敬畏的規矩是形式的。圍棋濃厚的文化氛圍不過分依靠強力去產生“敬畏”,而是通過複雜的局面、紛繁的招式、多變的走向和扣動心絃的“挫敗”產生真正的心理層面的“敬畏”。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失敗出真知。略帶動物性的人性深處,如果缺少必要的“敬畏心”,那麼人與動物的界限就會變得模糊。

規圓矩方,皆納經緯;棋道中的“規矩”築牢正確人生觀的基石!

二、知界線,是建立規矩的開始。

天圓地方、日月輝映,黑白交替,經緯分明。圍棋首先讓人認知這個世界,認知基礎的變化,並在這樣恢弘玄妙的世界中,守住一方經緯。或者說,圍棋勾畫出了“心”的界線。而一招一式中,尺度、分寸、拿捏,無不圍繞“界線感”在演化和變幻。經年累月的積累與固化中,不言而喻的規矩由內而生。

三、棋在局外,必須從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才能找到突破的要訣。

圍棋的成敗,不僅是棋局中的一招一式,更在乎棋手自身的理念、態度、性格、習慣等,而其形成是人的經歷、知識、閱歷、經驗等所決定的。這就形成了“學下棋先學做人”的基本規矩。在現今世界上所有的運動中,與做人和修身如此緊密聯繫的運動,貌似只有圍棋一種。

規圓矩方,皆納經緯;棋道中的“規矩”築牢正確人生觀的基石!

四、儀式感,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規矩。

棋道中,關於師徒、師長、前輩、高手,有一系列的禮儀要求,對於下棋、對弈、比賽,有極強的儀式要求,即使是簡單的“執子方式”,也有著嚴格的要求與規範。這使得圍棋成為具備較強“儀式感”的運動之一,而這樣的儀式感本身,就是一種規則或者規矩。

當時代的喧囂伴生出普遍的浮躁,卻有很多人凝神靜氣的長坐於棋局;當高壓力的生活彈奏出空虛的哀鳴,卻有無數人心中滿載著對弈的樂趣;當繁重的課內課外學業壓垮學生的時候也壓垮了家長,卻有無數人在“寓教於樂”的棋局中鶯歌燕舞;當新事物新科技讓人產生無盡的恐懼與無助時,卻有無數人手捧棋子參悟了世間的變與不變。這就是圍棋、這就是圍棋的魅力!

​正所謂:三百六十路,通精此有門。數奇藏日月,機發動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