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需的法律思維

做這個頭條號一個多月了,感謝頭條建設的平臺讓我們彼此相遇。邂逅是美麗的,但是法律的世界裡矛盾從來都不會消失,法律正是解決矛盾而生的。沒有了矛盾的世界,那不是真正的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法律也是世界的必需。然而,越接觸廣大的矛盾體,越覺得生活充滿了抱怨對於解決問題沒有絲毫的幫助,只有提高法律思維,才能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那麼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必需的法律思維呢?

生活中必需的法律思維

一、證據是關鍵

聽了太多的故事,我很相信那是真的。

有人給我說,他真的是借了我的錢?但是他不承認了。

有人給我說,我借他1萬元,他讓我打了1萬2的欠條,我就打了。

也有人給我說,他盜竊,而且自己承認了,為哈最後不承認了,就沒構成犯罪。

法律的目標是查明事實真相,但是所有的真相不是那麼容易查明,記住以事實為準繩,這個事實是用證據證明的事實,不是真相,因為真相不是那麼容易查明的。

生活中必需的法律思維

二、時間最寶貴

為啥要提這個時間思維,大家都知道,時間是最珍貴的,因為大家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多,大家的生命都有限。

法律不保護趟在法律上睡大覺的人。

別人欠你的錢,你一直不要,超過一定的時間,就可以推定位你不想要了。

在上訴期沒,你不上訴,那你的意思就是你服判了。

權利過期不行使,那就作廢。

生活中必需的法律思維

三、公平最難得

我發現很多人對公平的認識是有問題的,具體表現如下:

1、自己對自己做的事不承認,認為對自己有利的就是公平。認為自己可以隨意修改自己的行為。

比如達成了執行和解不承認,說自己但是沒想好。

做任何事如果在法律上有意義,那麼還說自己不清楚法律是沒用的。不學法不妨礙法律對你的制裁。

2、認為法律就應該幫助自己,一旦對自己不利那就不是不公平,極端的利己主義。

公平是大家的公平,不是某一個人的公平。

公平是相對的,絕對公平是終極目標,但是能實現一個相對公平就不錯了。

記住三句話,證據最關鍵,時間最寶貴,公平最難的

作者簡介:祖籍息國,歷代布衣,大學畢業,從軍十載,一八轉業,從事司法,喜好評論,跑步健身,加入頭條,只為助人

聲明:時間有限,只有關注+私信我的朋友才可以免費法律諮詢,留言由於事情說的不清楚無法一一準確回答,謝謝。(法律諮詢的意見僅是個人根據法律分析的意見,僅供參考,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