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完美,才美

人生不完美,才美

生而為人,感恩父母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十月懷胎一場,父精母血孕育。二十幾年遮風擋雨的愛,才鑄就我們一生成長,怎能不愛惜?苟活於世,我們都無法做到完整。身體和靈魂註定有一樣,要被這個世界肢解得支離破碎.我們唯一能保持完整的是一顆與世界抵抗的心。如果我註定生來就比別人多一些殘缺和苦難,何妨讓靈魂更完整一些。



1 一個苦難女孩子的傳奇


生於1907年,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卡羅,一個“奇特”的女孩。

她很愛給自己畫自畫像,奇怪的是透過自畫像看她,長得實在不算好看。

左右兩道長長的連心眉,又粗又硬,一點也不像女孩該有的樣子。

不過,她本人的照片倒是蠻好看,自己畫出來卻那麼難看,這隻能說明一點:她能謙遜看待自己。

人生不完美,才美

(左圖作者本人,右圖自畫像)

這個女孩有著不平凡的經歷,六歲時,她得了小兒麻痺,右腿萎縮彎曲。小小年紀,成了殘疾。

有人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為你開啟一扇窗,這是上帝對人類的慈悲。

可惜,上帝似乎忘了給這個女孩一點點憐憫。

弗裡達·卡羅,十八歲時,又遭遇了嚴重的車禍,脊椎斷裂,身體多處骨折,右腿十一處碎裂,她整個人是靠著鋼釘密密麻麻固定起來的。

醫生說,弗裡達這輩子都不可能再走路了。

弗裡達躺在病床上,閒極無聊,就想到一邊照鏡子一邊畫自己。她說:“我畫自己,因為我經常是孤獨的;我畫自己,因為我最瞭解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個深淵,別人不瞭解,自己能瞭解,那麼好吧,就畫自己吧。

畫著畫著,她居然能走路了。而且她還嫁了人,丈夫迭戈·裡韋拉是著名的墨西哥壁畫師。

1953年,因為肌肉壞疽,弗裡達的右腿被截肢。

1954年,弗裡達在墨西哥辦個人畫展。那天,她讓人用一張大床把重病的自己抬進展廳,唱歌、喝酒,非常高興。

幾個月後,弗裡達死了,享年四十七歲。

在弗裡達·卡羅一生中,苦難與不幸一直伴隨著她。6歲以後的生命,都在殘疾和疼痛中度過。

她比誰都有理由自暴自棄的生活著,可是她不!

她用特地加了高跟的右腳的鞋子來和左腳的鞋子取齊,告訴自己不殘疾、不瘸腿。

她把截肢後使用的假肢辦綁上紅絲帶,讓它看上去漂亮點兒。

她一共做過大小三十多次手術,她的身體已經支離破碎,但她還是不拋棄、不放棄,把生命這朵花開得既濃豔又熱烈。

我想這就是鳳凰浴火重生後,該有的姿態

人生不完美,才美


2 一條夾縫中生存的魚


曾經有這樣一個紀錄片,講述的是在乾旱缺水的非洲地帶,有一種傳奇的杜茲肺魚。

雨季的時候,它的身體能自動存水;乾旱期的時候,它能像烏龜和熊一樣迅速休眠,保存水分,等待下一個雨季。

如果一條杜茲肺魚剛好不幸,被一個口渴的農民從泥裡挖出來,猛擠一頓,把它儲存的水擠到自己嘴裡,然後把它隨手一扔。

過不了多久,它就能拼命地蹦回淤泥裡,撿回一條命。

更不幸的是,乾旱季節裡,這條魚又被另一個蓋房子的農民連同淤泥一同挖了出來,打成泥坯,曬乾、壘牆——它被砌進牆裡了。

杜茲肺魚會迅速休眠。等到下一個雨季來臨,泥坯被打溼,水汽滲進來。它很快醒過來,拼命地吸呀吸,把那一點點兒水汽吸進肺囊裡。

這個雨季過去了,杜茲肺魚接著進入休眠。

第二年,幸運一些,泥坯有些鬆動,杜茲肺魚就會開始在泥坯裡折騰,這裡磨磨,那裡蹭蹭。

第三年,奇蹟發生了,這條固定在泥土裡的杜茲肺魚,居然能在這塊泥坯裡打打滾、翻翻身。但它仍然出不去。

待到第四年,暴雨驟至,沖垮坯牆,杜茲肺魚破土而出,遊進河流。它活了。

人生不完美,才美


3 生命最該擁有的姿態

弗裡達·卡羅和杜茲肺魚本質上都是同一種生物。即使命運不恩待他們,但他們也未曾想過放棄。

活著,從來都不是鮮衣怒馬、一帆風順、萬里晴空。

活著是一種過程,一種在艱難歲月裡,不管是幸運或者是不幸,都能堅持去面對,去經歷。活著也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我們無法改變生活帶給我們的苦難,但我們能改變對待生活的心態。

尤其是人到暮年,生命中各種病痛來襲時,坦然面對生老病死,笑看人生幸與不幸,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形態的鮮衣怒馬!

人生不完美,才美


本文作者:點叔首發於公眾號:十點讀本書,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每天晚上,與你偶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