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G、共享經濟、短視頻……2018年網絡社會變遷留下的七個問題

聚焦|5G、共享经济、短视频……2018年网络社会变迁留下的七个问题

點擊上方“新策論” 和我們一起漲知識

眾所周知,互聯網的發展愈發體現在對現實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上。無論是社會網絡化還是網絡社會化,從國家發展到百姓日常衣食住行,都已經與網絡息息相關。2018年,網絡社會繼續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不斷變遷,但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觀察、抑或是需要警覺的問題。

一、5G標準全球競爭的結果會是如何?

作為網絡通訊的基礎技術——5G不僅是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焦點議題之一,更是2018年全球互聯網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除卻高通、英特爾等國際知名廠商,中國公司在5G議題上表現並不低調。中國移動宣佈,將在政府的指導下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並公佈了2018年5G規模實驗計劃。華為也發佈了基於該芯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

中國公司在信息技術上取得的進步為世矚目,但隨之而來的國際阻力也開始顯露爭端。5G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已經遠超通信領域,更多向各國的技術之力、凝聚力、話語權等一國綜合實力的較量轉變。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華為孟晚舟事件、多國表示拒絕華為5G技術,表面上稱華為5G存在網絡安全隱患,實則是國際社會對華為一家獨大的擔憂,更深層次是對中國主導全球通信格局的拒絕。

之所以說5G代表著國際競爭力,是因為5G對生活的變化已經不僅侷限於數字空間,萬物互聯、智慧城市都將是5G網絡研發與推進的目標之一。而此種物聯網生態的構成不僅對虛擬行為信息與實體行為信息的掌握更為便捷,同時能夠將兩個世界連接,最終提供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聯通。正因如此,5G標準的競爭過程及結果仍萬眾矚目。

二、共享經濟是否真能方便我們的生活?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共享交通成為人們方便舒適出行的首選,據CNNIC發佈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選擇共享出行行為的用戶規模較2017年有明顯提高,單以共享單車市場發展來看,由2017年末的二強爭霸重新迴歸多強競爭格局,而網約車市場則開始出現跨界融合現象,並有著從單一業務向著生態化發展的趨勢。

在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其所暴露出的安全隱患也在逐步顯著。滴滴的2018年可謂是“悲慘交加”,多起順風車兇殺案引起了全社會對交通運輸新業態的警覺與反思。OFO押金難退則體現著共享經濟發展的另一難題。從共享單車的發展來看,用“燒錢”來佔領“地盤”成為行業內默認的“潛規則”。然而由於相關企業風險把控出錯、政府監管滯後等一系列問題,企業在資金鍊斷裂後,“退押金難”成了全民困擾。

新事物的出現無疑是對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一劑良藥,企業平臺在推出新業務時也是為了方便人民生活,但其背後隱藏的風險確實應“三思而後行”。以重新分配資源、改善民生為初衷的共享出行、乃至整個共享經濟,為何卻又屢屢為廣大群眾帶來損害與恐慌?

三、數據資源應該如何存儲管理與利用?

大數據已經從空曠的概念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各種利用大數據進行發展的領域正在協助企業不斷地發展新業務,創新運營模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已有13個省份成立了21家地市級以上的大數據管理機構。在《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經驗做法”被作為典型經驗之一向全國全面推廣,江蘇省“不見面審批”政務服務模式也值得借鑑。

不過,數據之大所帶來的隱憂也越來越讓人擔心,無論是“大數據殺熟”還是“FACEBOOK數據洩露”,數據如何安全有效使用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頭。今年3月更是有新聞報道出英國劍橋分析公司利用洩露的臉書平臺用戶數據影響美國大選。這次“臉書醜聞”印證了互聯網數據、人工智能、算法推薦相關內容與技術在協同作用下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2018年5月,歐盟數據保護條例(GDPR)開始施行,作為“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條例”“大數據時代的最強法規”,其不僅在全球輿論層面引發持續的關注,新規的實施效果如何更值得各界注意。政府、企業都掌握了海量數據,但在如何合法合理且有效地使用數據資源的問題上,全球各國、各行各業都在摸索中前進。

四、互聯網新業態還能催生多少新職業?

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程序猿”“網紅”“主播”等紛紛成為新業態下的新職業,可以說互聯網帶動的不僅是就業多元化,更是開拓了數字空間職業身份的新窗口。

這其中,外賣業的蓬勃發展尤其顯著。據艾媒諮詢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外賣用戶規模達到3.05億人,預計2018年將達到3.55億人。外賣騎手這個群體也將繼續擴張,據美團點評研究院報告顯示,城市級別越低,本地騎手比例越高——這表明外賣行業在當地能夠有效吸納剩餘勞動力,推動就業,緩解就業壓力。

與外賣行業同樣蓬勃發展的還有2018年一直刷屏的電競產業。隨著電競項目的大眾化、日常化、正規化,電子競技作為一門課程開始在高校開設,電競選手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作為一份正經職業出現在歷史舞臺。教育部2016年就《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增補13個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未來隨著電子競技項目的深入展開,電競相關職業將有且不僅侷限於電競選手,類似體育競技相關職業將接連出現。互聯網新業態層出不窮,隨之而來又有多少新職業的誕生,值得我們保持觀察。

五、長視頻與短視頻,誰代表了網絡視頻發展的明天?

視頻化是2018年的一大傳媒變革,其中有以秒拍、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也有以Instagram為代表的轉型突破社交平臺。短視頻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記錄美好生活”是抖音平臺的發展目標,在這裡,有明星、有網紅、有素人、有官方,全民創作短視頻的熱情居高不下,將“說學逗唱”發揮得淋漓盡致,配上精短的背景音樂,一段美好生活就展現在人們眼前。

與短視頻相對,長視頻並不算是新鮮事物,或者說其視頻長度更為傳統,電影、電視劇、短片等均屬於長視頻。Instagram在長視頻領域的探索無疑是視頻領域復興的主要風向標。《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指出,對於視頻網站而言,2017年是突破性的一年,“視頻行業進入下半場,由過去的單體競爭向生態性競爭轉變,行業可能繼續洗牌”。

長視頻在感染度方面的優勢是無法被超越與被取代的,而短視頻搶佔了那些原本屬於無聊圖文的時間,並同時創造了一部分碎片時間的需求。網絡視頻發展的未來究竟哪種形式會佔據主導、亦或是相互模仿與融合?據36氪文章稱,目前抖音正在小範圍內測長視頻功能。

六、流量下沉後的互聯網下半場該是怎麼一個模樣?

2018年下半年,互聯網業界開始更多關注和討論“五環外”“下沉市場”等話題。企鵝智庫發佈的《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網民時間•金錢消費數據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在最優市場已經觸頂,三四五線城市網民在整體移動網民中佔比已超過一半。

總體來看,下沉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其中拼多多與趣頭條等“黑馬”的出現無疑驗證了“五環外”人群是互聯網下半場的人口流量紅利增長點。據QuestMobile洞察報告分析,進入移動時代,“社交+小程序+利益捆綁”激活了廣大輕應用市場,大量三四線城市以下用戶被席捲進來。以趣頭條為例,通過金幣返現行為的刺激,不僅提升了用戶活躍度和停留時長,更是完成了拉新即獲客這一首要環節的檢驗。

但與此同時帶來的監管難點也接踵而來,無論是對“收徒返利”的批判,還是用戶的“高留存高卸載”極速擴張代價,內容安全、產品質量、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網絡世界“老問題”依舊存在。市場可以“下沉”,內容質量與安全不能“下沉”,互聯網的發展必然要經過挫折打磨,用新技術解決新問題,用新發展看待新業態,物聯網生態圈將不分內外。

七、如何讓互聯網金融走出俄羅斯轉盤遊戲?

2018年,P2P網貸行業出現“爆雷潮”。唐小僧、聯壁金融、小諸葛金服等P2P平臺相繼出現資金鍊斷裂或負責人跑路的情況,甚至“百億級”的P2P平臺也宣佈停業。從2018年7月初至今,出事的P2P平臺總數已超過百家。

此外,自2017年12月以來一年間,各國政府大大加強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出臺了嚴格的政策,比特幣價格經歷斷崖式下跌。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其概念也走進千家萬戶。然而,儘管很多人被區塊鏈刷屏,但卻極少人能瞭解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但受感於區塊鏈火熱的投機勢頭,最終進入資本遊戲騙局。

總體來說,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還須繼續對風險加強把控,這不僅是對有關部門與行業協會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政策趨勢的預判,也是在要求企業自身注重提升自身業務的風險把控能力。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永遠不應該是擊鼓傳花抑或俄羅斯轉盤似的遊戲。

作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 張力 曲曉程

來源|人民網新媒體智庫“新策論”微信公號

新策論athinktank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依託人民網和人民在線重點打造的高端互聯網智庫,主要從事互聯網與國家治理重大課題調研、突發公共事件危機應對、政治傳播績效評估、國際輿論場、“一帶一路”輿情與智庫觀察等研究。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定期出版智庫期刊讀物、藍皮書報告、學術著作,舉辦高端智庫論壇,成為公共外交、資源整合、國際交流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