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與匠人的差距隔了一本認真的讀書筆記

前幾天看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的時候看到這樣一段話:

“他(達芬奇)的筆記和素描極其縝密清晰。……眾所周知,他為了準確表現人類而解剖人體,留下了嚴謹縝密的素描和筆記,但實際上,其中還記載了數學、幾何學、天文學、植物學、動物學、土木工程學……”

我當時就想:哇!為了做一件事可以做這麼多的準備和筆記,牛人就是不一樣,他們仔細認真、踏實、精益求精,這就是匠人的精神

這幾天讀 日本作家 奧野宣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正好也是這樣一本教人如何用匠人的精神來做讀書筆記的書。這本書是2008年版本修訂本,舊版本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作者這幾年總結的讀書技巧和運用筆記的具體案例,所以書中不僅可以學到如何紮實做筆記、充分利用筆記的技巧同時還學會如何閱讀一本書。書不算厚,信息條理清晰,並且插入大量圖文詳解,易讀易理解。

普通人與匠人的差距隔了一本認真的讀書筆記


作者奧野宣之是日本著名的作家,曾就職於出版社和報社擔任撰稿人的職位。同時他獨創的信息整理法在媒體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著作有《如何寫遊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鍊法》《“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等。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奧野宣之按照讀書的流程來詳細介紹每一個流程做筆記的方法:如何收集信息、買書、讀書、做筆記、重讀筆記、利用筆記信息。信息實詳實、精彩,不想割捨任何一個部分,所以在這裡我想換個角度來看這本書: 他是如何用匠人的精神將生活與讀書連接起來、如何做出屬於自己的讀書筆記、如何充分利用讀書筆記

ON.1讀書與生活融為一體

時時留心與書有關的信息

作者奧野宣之喜歡在生活中留心與書有關的所有信息。比方說在讀報紙的時候看到有新書推薦,而他正好對書中的內容感興趣,他會在筆記中認真記下書的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也會在電視或者廣播中恰好聽到一個話題很感興趣,他也會記下相關話題,日後搜尋有關話題的書籍。這就是將讀書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同時也為選出自己感興趣的書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購買書籍的效率。

NO.2做出屬於自己的讀書筆記

可能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之所以堅持不了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麻煩、分類繁重、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完全是給我們的心靈一次徹底的解放。這樣的解放完全像讀到法國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讀者權利十條”後一樣的心情舒暢、活力滿滿。

首先,筆記不拘泥於形式,可以手抄也可以粘貼;可以是一句話、一個字也可以是一整段文章;還可以只是記錄下當時閱讀時的一種心情,總之,要讓你的閱讀以文字的形式在筆記上顯現,這就像我們走過的路要留下腳印一樣。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

“把靈感記錄在紙上,讓思考書面化,讓靈感脫離之前的抽象狀態,會更容易將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靈感用作創意材料,想用的時候能信手拈來。”

這好比是我們喜歡打卡,每天的打卡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堅持和努力,從而增加更多的內心充實和信心。況且,筆記記錄的內容日後會用到,這可比純粹的打卡有用多了。

其次,獨創的一元筆記法解除打理的煩惱。

一元筆記法就是將任何與書有關的信息都集中收藏在一本筆記本中,包括:想要購買的書單、平時收集的報紙剪貼、突發的靈感想法、平時做的書摘等等。只要你想的到的都整理在筆記本中,這樣可以免去多個筆記本同時打理的麻煩,還可以方便日後的查找。

在整理筆記的時候,我們通常只會記下摘抄和出處。但是,作者還會記下日期和感想,同時會用不同的符號區別出摘抄和感想。這就是作者獨創的“蔥鮪火鍋筆記法”,不明白沒關係,可以想一下黑白相間的奧利奧。其實,這些小細節也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但是卻可以體現出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時候的認真和仔細,可能就是從這些小細節中將人和人的差距拉開的。

普通人與匠人的差距隔了一本認真的讀書筆記


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中作者專門用一個章節來介紹他在做讀書筆記時候用到的一些得力的小物件,如:什麼樣的筆好用,什麼的書架既穩固又方便取閱等等。這讓我們看到一個知名的作家是如何將工作做到精緻的。

NO.3 充分利用讀書筆記

充分利用筆記除了上面提到的筆記一元化外,另一層意思就是將其中的知識吸收利用成為自己的能力和資源。

做筆記很重要的兩個步驟一個是堅持,另一個是反覆閱讀,這樣才能達到我們利用筆記吸收知識的目的,否則做好筆記放那得不到利用就真的是浪費時間了。

為了讓反覆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奧野宣之給出幾條建議我覺得很實用:

第一:設定閱讀次數為目標,例如一週三次。這樣的好處是我們把它當做習慣來養成,只要形成習慣我們就不會再排斥了。

第二,利用零碎時間來翻閱筆記

。如上下班的地鐵上;睡覺前;等飯中等等。想一想我們這些零碎的時間在幹嘛?多數時候是在聽歌,如果你不是靠“歌”吃飯的,那可以講聽歌的時間替換成讀讀書筆記的時間。習慣養成,閱讀筆記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簡單。

第三 想查閱的時候一定立馬如翻閱讀書筆記,不等不靠。有時候感覺來了就是那一剎那,過去就不會再有查看的慾望。一定要在想查看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樣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將當時的想法和做讀書筆記時候的想法進行對比。這樣的吸收效果比任何時候都好。

整本書讀完,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怎樣做出屬於自己的讀書筆記,還學會吸收書中的知識精髓提高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從作者身上看到如何將一件普通的事情做的細緻、認真,做出樂趣和精彩,這是想把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都做到極致都所需要的。匠人的精神讓我們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