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孕育了2000+的故事

著名作家臧克家曾說:“生活枯竭,靈感不來,雖然有詩,但好的不多”,靈感賦予作品獨特的靈魂。

1998年,一部《還珠格格》風靡全國,從此它也成為湖南臺每個寒暑假的必播劇。從1998年到2018年,這20年就從沒有間斷過,這也是有史以來唯一的電視劇吧。這個經典作品,你可知道是如何創作出來的?據說這部劇的靈感來自於北京公主墳,當時瓊瑤阿姨聽了公主墳的故事後就有了創作的靈感和慾望,所以不久以後《還珠》作品問世了。

靈感之於作家而言是太重要了,好的靈感激能激發出作者的創作慾望,能給作品帶來生命力,但靈感往往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像著名俄國畫家列賓說:“靈感是對艱苦勞動的獎賞”,可見孜孜不倦的創作才可能得到靈感的青睞。

如果說有人天生就是為靈感而生的你可相信?

“無論是清晨還是夜晚,靈感總是不斷地湧現在我的腦海裡。甚至在我不想讓它們出現的時候,它們還是會不斷地冒出來-在我開車、做飯、準備睡覺,甚至與朋友相聚的時候。”

說這話的是美國作家弗雷德.懷特。他是老天派下來專門掌管靈感的天使嗎?當然不是,高爾基曾說“天才是靠勤奮得來的”,所以她之所以有這源源不斷地靈感與她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弗雷德.懷特有三十多年的大學寫作教授經驗,常年有帶著筆記本記錄靈感的習慣。這些年他的筆記本加起來累計有幾十本,像他說的,他可以將每一個靈感轉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發表,那樣他會是一個高產的作家,但是他更願意將這些靈感分享出來讓大家來創作,這對他來說或許有不一樣的意義。所以他從所有的靈感寶庫中精選出了2000個彙編成了一本書《作家的靈感寶庫》。
這裡孕育了2000+的故事

2000個靈感集錦,這真是作家的福音!

在《作家的靈感寶庫》中弗雷德.懷特將靈感分成20個主題包括常見的“愛情、成長、旅程”等,還有不常見的“發現與創造、逃離、神秘之物”等,每個主題下有10個類別,每個類別又分成10個故事情境。這2000個故事就像一張縱橫交錯的網,將人世間各種職業、各種人物、各種生活、各種關係等都交織在了一起。有溫度、有溼度、有濃度、寬度、有厚度…豪不誇張的說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能在書中找到相應的靈感提示。

數目如此多,可有濫竽充數?這是一個不得不讓人思考的問題,但是又是一個多餘的問題,因為翻閱此書多次讓我聯想到風靡中國的電視劇,如第一章,類別八,情境一:

“故事的主人公在生活中一直受丈夫的虐待。後來她學會了變形術,就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來報復丈夫”

些個靈感看似荒謬,可它是否讓你想起前幾年大火的一部電視劇《回家的誘惑》?他們有相通的軌道:主人公不招丈夫待見還遭到他的虐待,後來反轉主人公回來報復丈夫。當時這個電視劇有多火在此不再贅述,但是這恰恰說明每一個靈感都有可能創作出一個經典之作,所以不必懷疑靈感的質量,靈感是一個故事的萌芽,讓它如何茁壯成長需要作家的想象力和創作力。

書中靈感能刺激作者大腦迸發出創作激情嗎?不敢肯定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書中有大量開腦洞、有意思的情境,這裡舉出一個例子:

“商人的事業江河日下,瀕臨倒閉。他的女兒也是商人,女兒在生意場上採用了深受父親詬病的經營手段,卻大獲成功,把生意做的蒸蒸日上。因此,她深受父親的嫉妒。女兒的生意突然一落千丈。通過調查,她發現是自己的父親從中做了手腳”

看到這個情鏡,讓我眼前一亮,這個靈感真的很少見(起碼在中國是),同時這個故事又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父女關係是不是親生?父母輩是不是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父親會嫉妒自己的女兒,看到女兒成功應該高興才對。這類故事在中國很少見吧,所以它給作者很大的創作空間,此外故事背景也很新穎,再橫空出世一個傳奇作品也不是沒有可能。

作者提供靈感的時候所包含的因素長短恰當,它不會限制作家的想象,反而會給作者創作上的指引。幾乎在每一個靈感中作者都會提供故事發展的重要因素-轉折。如上述情境中所說的“女兒的生意一落千丈”,這樣的提示讓我不自覺的想象到到故事的跌宕,可以說故事中有故事。在此基礎上創作出的作品怎會不吸引人?

除了2000多個寶貴靈感,作者還給出我們創作的建議,這是額外的收穫。

靈感像滿天的星星,每一個都很耀眼每一個都有故事。可以在每一個情境的基礎上創作出一個故事,但是,作者提出還可以將不同的情境同時使用在一個作品中,這樣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就像我們會通過人類自己的想象將浩渺天空的星星畫出不一樣的圖形,這幾顆星星連在一起張勺子,我們叫它“北斗星”,那些星星組合在一起像牛郎和織女,我們就叫它“牛郎星”和“織女星”,這個情境跟那個情境一搭就是我要作品感覺,那個情境又可以放在那個情境的細節處理上…不管怎麼用,只要它能帶給你創作上的靈感都可以靈活運用它們。

作者說:“就像玩魔方一樣,你要仔細地去發掘一個情境的各種細節和可能性。這樣你就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情節”。

市面上有各種類型的詞典、辭典、字典,還真是沒有靈感的寶典。有了《作家的靈感寶庫》,就相當於給作家的創作插上了翅膀不怕資源枯竭,作品中斷。對作家來說利用好它,就是利用好了資源,就是最時間的尊重對自己人生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