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回眸1940年代的南京,“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晚清到民國,有數不清的西方人漫遊中國,拍下了無數那個時代的照片。德國人赫達•莫里遜(Hedda Morrison)是其中一個較少見的女攝影家,她拍的照片加上未洗的底片有一萬多張,後來捐給了哈佛大學。這組照片就出自赫達•莫里遜的影集,主要攝於1940年代的南京。 圖為1940年代的南京雞鳴寺。雞鳴寺始建於東吳,曾被譽為“南朝第一寺”。現在的雞鳴寺是八十年代重建的。

圖為1940年的南京江邊俯瞰。山坡下地勢平坦,除了稻田,近處的地塊可能是林地。細看遠處的林蔭道旁有零星的白色民居。羨煞人的美景。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一個年老的手藝人在太陽底下做活兒,從桌子旁邊的竹筐裡看,應該是剪紙一類的傳統手藝。老人背後牆邊有兩口大缸,可能是在自家房前。

圖為一個老者手裡拿著“梆子”,用右手的木棒敲擊左手的木頭,就會發出聲響。這物件用途很廣,傳承了千年,古人巡夜、販賣東西等都會用到。1940年代“梆子”還很常見。

圖為在山上俯拍的一個鄉村,簡陋的民居散落分佈好遠。圖左的平地上有幾個村民的身影,很小,不細看難以發現。

圖為1940年代,南京郊外的一個古代石柱,底座已經破裂,雕刻了像是一隻蟾蜍的動物。

圖為一個木匠,正用刨子刮平器具。筆者小時候看木匠幹活,曾把刨下的這種木卷兒收攏了燒火玩,記憶猶新。

圖為1940年代的南京牛首山弘覺寺附近。山坡上有一個佛塔,早已不復存在了。 弘覺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年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對南朝佛寺的最佳描述。

圖為1940年代,南京燕子磯不遠處的弘濟寺仰拍風光。寺廟依山而建,這裡應該是一處風水寶地。弘濟寺始建於明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