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建規模最大公共住房長圳項目將成業界“教科書”

原標題:我市在建規模最大公共住房將成業界“教科書”

長圳項目2021年交付,提供住房9672套


深圳在建規模最大公共住房長圳項目將成業界“教科書”


長圳公共住房項目效果圖。

深圳在建規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項目——長圳項目將建成啥模樣?未來可提供多少套住房?有哪些設計、建設亮點?如何建設高品質公共住房,改變公眾對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

記者昨日走進項目建設現場採訪業界專家,為廣大讀者答疑。長圳項目將採用裝配式建造,計劃2021年竣工交付,未來可提供住房9672套。值得關注的是,8位院士的技術成果將集中應用在該項目中,成為建設工程領域的“教科書”,打造成“三大示範、八大標杆”項目。8位院士將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應用問題提供決策支持。

建設“河谷綠舟”高品質社區

長圳公共住房項目已於今年6月正式動工建設。記者昨日來到位於光明區光僑路與科裕路交會處東側的施工現場。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該項目用地20.7公頃,總建築面積109.78萬平方米,容積率5.78。其中,住宅建築面積76萬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公共配套設施3.2萬平方米。將建設24棟公共住房塔樓和3所幼兒園,以及商業、公交站、社區配套等。

這個備受關注的公共住房項目有哪些先進的規劃理念和設計亮點?

市住建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以“河谷綠舟”為規劃理念,體現人與自然的本原關係。沿“鵝頸水”設“河谷”,谷中有“溼地”,形成以“河谷綠舟”為主題的綠色主軸。沿光僑路及科裕路建設19棟150米的超高層住宅,沿“河谷綠舟”視線通廊建設5棟100米高層住宅,形成錯落的城市天際線。

規劃設計採用“兩軸一環”的空間結構。“兩軸”即沿鵝頸水兩岸,打造親水景觀步行系統,形成河谷主題景觀軸線;從地鐵站到河谷主景觀之間,形成便捷的步行路徑。

“一環”即打造形態優美的空中連廊,將鵝頸河東西兩側地塊及十九號路南北兩側地塊有機聯繫起來,圍合成立體、開放、共享、整體性強的生態景觀帶。

率先採用裝配式裝修

長圳公共住房項目將於2021年竣工交付,可提供住房9672套。如此大規模的公共住房將分為幾種戶型,如何裝修?

記者瞭解到,長圳公共住房共分65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150平方米四種戶型。作為在建規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項目,主體工程將採用裝配式建造,將預製樓板、牆體等,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建起來,裝配率最高可達到83%。並且,將先行先試,首次採用裝配式裝修。

“裝配式裝修可以減少‘溼作業’,不需要水泥等建材,不會產生建築垃圾,並且所有板材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不會帶來膠水等汙染,更加環保。”該項目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採用裝配式裝修,十幾天就可以裝修好一套房”。

配套設施建設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該項目將建設哪些配套設施?

記者瞭解到,該項目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已考慮住宅、商業、配套等多維複合,形成人車分流、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統。同時,設置風雨連廊,將商業、住宅、地鐵、公交站等實現“無縫連接”。

結合地鐵6號線長圳站,沿光僑路及科裕路集中佈置四層商業,採用香港青衣站模式,商業與地鐵無縫接駁,實現軌道交通與商業的融合。

整合8位院士技術成果建設示範樓

值得關注的是,在長圳公共住房項目中,其中一棟建築將作為“院士技術示範樓”,採用裝配式鋼和混凝土組合結構體系,系統性整合國內8位院士的技術成果,8位院士將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應用問題提供決策支持。

其中,包括孟建民院士本原設計技術,聶建國院士鋼和混凝土組合樓蓋技術,周緒紅院士鋼結構大框架體系技術,周福霖院士減隔震技術,歐進萍院士減震裝置技術,肖緒文院士綠色施工、免模施工技術,丁烈雲院士智慧安全工地技術,江億院士建築分佈式蓄電和全直流供電技術。

院士技術究竟“牛”在哪?“例如,當發生7級地震時,一棟使用減隔震技術建設的高層建築,減隔震技術可以在地面以下就減少或阻隔了地震能量的上傳,能量經過阻隔後,地面以上的建築物接收到的能量減少,此時地震給建築物帶來的影響可能只有4~5級。”項目負責人為記者答疑解惑。

“同樣,減震裝置技術的使用,也可以減少能量傳導,可以減少地震、颱風到來時建築物的擺距。使用這些最前沿的技術可以增強建築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長圳項目將打造成業界“教科書”

該項目將全方位展示綠色建築、智慧建築、“本原設計”等一系列體現“以人為本”的專項示範條目,達到指引、示範、教學、科普等一系列目的。

將系統應用綠色、智慧、科技的裝配式技術,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示範城市的示範小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綜合示範工程、裝配式建築科技示範工程。打造公共住房優質精品標杆、高效推進標杆、裝配式建造標杆、全生命週期BIM應用標杆、人文社區標杆、智慧社區標杆、科技住區標杆、城市建設領域標準化管理標杆。

此外,將輸出十項研究成果:項目建設標準、項目用材標準、項目標準工法、項目驗收標準、項目標準圖集、EPC管理規範手冊、EPC總承包管理規範、人才培養、全生命週期的智慧住建系統、綠色智慧科技人文展示及可持續發展宣傳基地。

市住建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將藉助新方法、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運用,打造綠色、智慧、科技示範項目。通過長圳項目的探索和實踐,改變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為深圳今後工程建設提供可複製的質量標準和管理模式,推動工程建設走上創新驅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