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芯”變黑心,不能讓打著“自主創新”的騙子跑了

突然之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紅芯”瀏覽器突然火了。

最開始,是它標榜自己做出了可以媲美微軟IE、蘋果Safari、谷歌chrome、火狐的,具有自主創新的、具有自己核心技術、“打破美國壟斷”的第五大全球頂尖瀏覽器。這一消息,足夠震撼,因為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中國的IT技術與美國的距離,就像朝鮮與中國的距離。順理成章的,在宣佈這一爆炸性進展後,紅芯公告了一輪最新的融資計劃,2.5億元——如果按照重量計算,差不多整整3噸,這和金融鉅貪賴小民藏在家中的現金相當。

毫無疑問,紅芯和當年的漢芯事件一樣惡劣。漢芯造假,是將美國人的芯片用砂紙抹掉標識,換上漢芯的馬甲;而紅芯的造假成本更低,只需要找到谷歌chrome瀏覽器的開源數據,重新換個皮膚,就能變成“打破美國壟斷”。紅芯造假手段之低劣,竟然連安裝目錄下的chrome圖標都懶得換,以至於被人輕易戳穿破綻。

漢芯也好,紅芯也好,違背了基本的商業道德,更為讓人不齒的是,他們竟然都打著“民族”的幌子,因為這樣的宣傳似乎屢試不爽。尤其是在中興事件之後,中國民眾也好、地方政府也好,還是各路資本,都對國產替代的技術充滿了渴望。而紅芯這些商業蠹蟲們,也看到了這樣的需求,“民族”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證。

紅芯危害之大,傷及整個行業,也傷及為中國先進技術融資的創投家們。在紅芯的投資者名單當中,有達晨創投、IDG、晨興創投這樣的頂級創投機構,也有紅芯創始人陳進中科大老師劉慶峰,還有知名企業森馬集團。這些最為精明的創投家、企業家都紛紛入坑,紅芯的欺騙之術不可謂不高級。

紅芯危害之大,還在它的客戶。在它的客戶名單當中,大我們看到有國務院、光明網、海信集團、金融街、中遠海運等等。這些企業可能採用的是紅芯的其他服務,而非瀏覽器,但對於這樣一家企業,外界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其提供的服務是否可靠,是否安全,或者說,是否有重大危害?

一家企業可以平庸,但絕不能作惡。在中國,這樣的商業文明仍沒有建立起來。紅芯運作的所有邏輯,都指向為自己的利益服務,至於所謂的社會責任,所謂的“自主創新”,都不過是為自己私利服務的說辭,而且這些說辭究竟是真話還是謊言,根本就不重要。最典型的證明是,紅芯用的Chrome瀏覽器內核,竟然還是49版本,而最新的Chrome瀏覽器版本號都到68了。為什麼要抄得如此低劣?那是因為49版本還能支持win xp,而在很多機關單位,仍然是xp的版本——這便是它的真實嘴臉,一副被銅臭燻得發黃的嘴臉。

紅芯這類企業,或許它沒有給使用者造成實質上的損失,但這違背基本的商業倫理,如果這樣明目張膽招搖撞騙的企業得不到任何懲罰,那劣幣將驅逐良幣,中國的商業文明更加難以建立起來。

“紅芯”變黑心,絕不能讓它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