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邪淫者,必得上天降下福報;多例古代戒淫得大福報的真事兒!

不邪淫者,必得上天降下福報;多例古代戒淫得大福報的真事兒!

◎ 歷史上很有名的宰相馮京,他父親馮商在壯年時,原本無子。太太便勸他納妾。馮商路過京城買了一妾,問該女家居何處。該女子哭泣流淚說,她父親因為欠人債務,才賣她還債。馮商聽了,覺得可憐。立刻將該女歸還其父,並且付出的銀兩也贈送給該父女。回家後,馮妻責問丈夫,怎不買妾回來。馮商便把經過告訴太太。太太聽了,說道:“你的善心陰德如此好,不必擔心沒有兒子。”

果然經過數月,馮妻竟然懷孕,而且將產嬰的那天傍晚,鄉里鄰居,都突然見到一群鼓樂隊,鑼鼓吹樂,護送一個狀元郎到馮商家。當天傍晚,嬰兒誕生,取名馮京。長大考取狀元,當了數朝的宰相。由此事例,可見上天對於居心善德、能戒邪淫的人,所賜的福報,是相當崇顯的。願讀者亦能自勉勉人,戒淫得福。

◎ 明朝江蘇無錫人孫經繼皋,受聘住在某家當教師。有日,主人的妻子,命婢女送茶給孫,茶杯內放一金戒指,孫假裝不知,叫婢女收回,當天深夜,婢女在房門外叩門,說主母到了,孫趕緊拿木板,頂住房門,不開門接受。第二天,孫便辭去家教返鄉。有人問他為何辭教,孫不願揚人之醜,只說是學生不受教導,始終不露出原因。後來孫到京考試,得中狀元,而且子孫也都做了大官。足見,能戒拒淫色、又不揚人醜行,有德有慈,故得善報。

◎ 溫州周旋的父親,在中年時,家中貧窮多子。有一鄰居剛好相反,富有但無子,這位富鄰命妾向周父求種。在某天夜間,請周父到他家飲酒,富鄰主人假裝酒醉而出,鄰妾便出來陪周父,並告訴求種的事,周父一聽,十分驚訝,轉身想走,但廳門已被上鎖,這時周父以手指向空中寫了一句話:“欲傳種子術,恐驚天上神”(意思是說:你們家想藉者我來傳種子,可是我卻恐懼自己犯了邪淫的罪過,因而驚動了天上的神明),周父寫後,就面對牆壁,不去看鄰妾的容貌。

二十年後,兒子周旋考中席鄉試,太守夢見迎接新狀元,這位夢中新狀元即是周旋,旁邊有一彩旗,上寫著:“欲傳種子術,恐驚天上神”,太守對自己所做的夢,也不知何故。後來,周旋真的考中狀元,太守親到周家恭賀,並述說以前所做的夢。周旋的父親便說:“這是我二十年前,對著天空所寫的話。”但是周父為了不揭發別人的隱私,終其一生,始終隱諱這件事情。――面對美色當前,卻能嚴守節操,德行福廕子孫,得尊貴的善報。

◎ 毗陵地方,有位姓錢的老翁,夫妻年老,依然無子。鄉中有一名姓喻的,欠人債務被索,妻子女兒都因貧困飢餓凍寒,便向錢翁借錢,翁如數給予,並且不立借據文書,救濟對方。事後,喻氏夫妻帶女兒登門拜謝。錢翁的妻子,希望喻氏的女兒,做妾生子,喻氏夫妻也歡喜願意,但錢翁卻說:“乘人為難而取,是不仁的行為。我救急對方,原是善心而發,如果卻以色慾交換,則是不義的事,我寧可無子,也絕不敢侵犯。”喻氏夫妻聽了,十分感動涕泣,向錢翁拜謝而退。

當天夜晚,翁妻夢見天神,告訴她說:“你丈夫救人行善,並且能憐貧恤困,不淫人女,故陰德深重,當賜你貴子。”第二年,翁妻果然老蚌生珠,生了兒子,取名天賜,才到十八歲,就連連考取朝廷的各項考試,官位受封到御史的大官。

◎ 歸安縣沉桐,家貧窮,族兄推薦她到寡婦家當家教。有一夜,該寡婦企圖向沉桐投懷送抱,沉桐嚴加拒絕。第二天,沉便辭去返家。寡婦深怕自己節操不堅的事洩漏,又準備厚禮,敦促沉的族兄,再邀請沉到她家教書。但沉桐堅決不去,族兄問他為何不去,沉桐始終不揭露寡婦的醜行,只說不方便而已。第二年,沉桐考試聯中,官位做到巡撫大人。――拒絕邪淫,是節操之德。不揚人之醜,是仁厚之善。讀書人如能節德仁厚兼備,得顯貴之報。

◎ 安徽商人王志仁,已三十歲,夫妻無子。有相士告訴他在十月有大難不易逃過。王一向覺得該相士的相術很準,因此急忙往蘇州收貨錢,回到寓所。傍晚到河邊散步,恰巧見到一名婦女投河自殺,王立刻拿出十金,呼叫漁船將該婦救起,問該婦為何自殺,該婦說:家中靠養豬來償還欠租,丈夫替人做傭工。她昨天賣豬,卻收到偽造的假銀,深怕丈夫回家責罵,難以過日,所以自殺。

該婦回家後告訴丈夫,丈夫不但不信,反而懷疑妻子和王有不正當的行為。於是帶著妻子,深夜到王的寄宿住所責問。此時王已入睡,該婦敲門叫說:“投水婦來道謝。”王志仁聽了,馬上嚴厲地說:“你是人家的少婦,我是經商的孤身旅客,在深夜中怎麼可以相見!”該婦的丈夫聽了,才疑心消除,並敬畏地說:“我夫婦二人一同來拜謝。”王才披上衣服出門相見,剛剛開門,牆壁忽然倒塌,房內的臥床全壓碎,王因此才逃過劫難。

事後,王志仁回安徽故鄉,相士見到王,十分驚訝地說:“你滿面有陰騭紋顯現(積大陰德者,臉上所出現的善紋),你一定在這段期間內,曾救過人性命。將來必後福無窮,不可限量。”果然王志仁後來連生了十一個兒子,而且王活到九十六歲的長壽,身體依然健康。——救人寶貴生命,捐錢解人危難、不求回報,不生浮心,王志仁兼具了這些陰德大善,故能逃過命中劫難,短命變長壽,無子變多子,享福享壽,實在是因果不差,善有善報!

◎ 宋朝新津人楊希仲,在未得功名前,曾到四川成都一富家的教館教書,富家有一美妾,自認才色出眾,到教館中調戲楊,楊嚴正拒絕。當天晚上,楊故鄉的妻子,夢見神告訴她:“你丈夫在他鄉外地,不欺暗室,拒淫人妾。當賜他考試得魁,彰顯善報。”第二年,楊希仲果然在蜀郡考試中,考取第一名。

◎ 微州人程孝廉,家住溪邊,溪上木橋很窄。有一女子過橋探親,掉落溪中,程叫人將她救起,並叫妻子為該女烘乾溼衣。當時天色已晚,女無法回家。程便命妻子陪該女過夜,第二天,送該女回家。該女已經訂婚,婚約男方的舅姑們,都認為媳婦還沒過門,就住陌生人家中,恐怕已經不是處女,令媒婆退婚。程孝廉得知,親往對方家中,力說詳細經過,保證該女清白。因此,雙方才完成婚姻。

不到一年,丈夫早逝,該女守寡,獨自養育幼子,並教孩子讀書,在教子讀書的燈下,時常流淚向兒子說:“你如果成名,不要忘記程孝廉的恩德啊!”兒子年少便考中舉人,後來到京城參加朝廷會考。考試時,每寫成一文,就拍桌朗誦,感覺滿意,突然卻放聲大哭。剛好程孝廉在他隔壁號場(古時朝廷會考,考場內以黑布幔隔成許多小間,每小間放一桌一煤燈及考試卷,讓各考生在所隔成的小間內考試),程問少年為何哭泣,少年說:“寫了七篇好文章,捲紙卻被燈火燒到,一定落榜,因此哭泣。”程說:“好文章卻不能用,實在可惜,如果能賜我而考中,一定報答。”少年將文章賜程,果然程考中進士。

放榜後,少年到程的寓所求報答,並問程:“你做了什麼陰德事,而以我的文章成名。”在少年再三請問下,程孝廉才說出從前曾經救了一位落溪女子的事,少年聽了,立刻俯地下拜說:“那名女子正是我的母親,您救了我母親的命,又保全了她的節操名譽,甚至促成她得以完婚,不被拋棄。您是我母親的大恩人,我怎麼敢向您要求報答呢?”少年哭泣著把母親常在燈下叮嚀的話,告訴程,並且以師禮來恭敬程孝廉。後來兩家世代結為姻親。

◎ 林增志,溫州人,虔誠奉佛,並且持戒,有一天夢見,觀看天榜,自己的名字排在第十,名下寫著“不殺不淫之報”六字。後來林參加朝廷考試,果然考中第十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