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2019年的春節檔再次告訴我們想靠小鮮肉炸子雞賺票房是已經絕對不可能了,現在連影帝、情懷也不能有了,大家還是老老實實拍點好片吧。

原本預售遙遙領先的《瘋狂的外星人》,現在不僅位居第二,而且與第一名的《流浪地球》差距也是越拉越大。而星爺的情懷之作《新喜劇之王》更是因為口碑下跌連前三都未排進。成龍的《神探蒲松齡》以及麥莊的《廉政風雲》也已經慘當炮灰。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流浪地球》,這部據說打開中國科幻新元年,將在影史留名的電影。其實倒像是用科幻來講述了一個“回家”的故事。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有人看完電影覺得太酷了,有人看完電影哭得眼睛都疼。確實如此,電影中姥爺的死,俄羅斯隊友的死,劉培強中校的死,還有救援隊以及杭州地下城35萬人口的死…都太煽情太煽情了。

但我卻在開頭新聞播報太陽即將毀滅的時候就想哭。或許是因為我相信任何東西都會毀滅,或許是因為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我想起在高中時期物理老師就告訴我們“太陽已經過了一半的壽命,再過幾十億年太陽就會變成紅巨星,地球當然也難以倖免。”

但新的研究認為地球即使不會被吞噬也難逃被太陽焚燬的命運,在未來的10億年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將趨於滅絕。

太陽對於我們來說是生存的基礎,地球是我們生活了幾千年的家。但它們也不過是茫茫宇宙中一顆普通的恆星與行星。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無論是幾十億年還是十幾億年都離我們太過遙遠了。但如果有一天現在的地球真的無法居住了人們該怎麼辦呢?美國科幻大片給出了無數答案,那《流浪地球》就是中國人給出的答案。

宇宙太龐大,人類太渺小。所以在末日來臨的時候我們唯一的心願就是可以“回家”!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從劉啟知道父親要回家而出走,到她和妹妹一起回家結束;“回家”是一直貫穿影片始終的主題。大多數中國人對家都有一種情結,特別是春節的時候,這一點從春運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對地球這個生存了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家,人們更不會輕易放棄。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甚至在地表已經奄奄一息的時候,在地下城的人們也要最完整的保留所有曾經擁有的東西。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所以《流浪地球》除了壯觀恢弘的畫面,還在於它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但看到最後我總覺得在哥哥和妹妹之間要是能死一個就完美了,這雖然有點殘忍但卻應該是劇情發展正確的走向,一部真正優秀的電影中任何角色都不應該是特別的,也不應該有主角光環。以小我的犧牲來換取大我的圓滿或許會讓影片更加震撼。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流浪地球》也有一般影片中的老梗。比如父子一開始不和直到最後一刻一方的犧牲換來真情流露的和解;一開始的求救沒有用直到最後一刻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覺醒。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不過《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不僅是因為畫面和情感,還因為它有著中國人獨有的精神。

影片中裝上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一起跑的設定讓我覺得這就是一場

披著科幻外衣的“愚公移山”。山擋住了出家門的路,不是選擇搬家而是選擇鑿山。

這種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的精神不就是我們流傳已久的“知其不可而為之”嗎?

面對破碎山河依然兢兢業業不受賄的警察,寧願死也要護住火石的運載車主……這一切都是科幻下承載的中國文化。

《流浪地球》:人們傾盡所有不過是想要回家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在解決問題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團結,團結起來去

春秋時期列禦寇寫出《愚公移山》,近代工農紅軍進行“萬里長征”,現在我們“帶著地球一起跑”。

我們一直在為家園而奮鬥,中國人就是想得出,也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