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7月11日上午,成都市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宣佈中央和省委決定:唐良智同志任中共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同志不再擔任中共成都市委書記職務,回省委工作。

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唐良智

唐良智到成都履職軌跡

2014年12月24日,唐良智提名為成都市長;

同年12月30日,唐良智為成都市代理市長;

2015年1月23日,唐良智當選為成都市長;

2016年7月11日,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

四川發佈客戶端記者對唐良智自2014年12月從武漢調任成都這一年半的工作脈絡進行了梳理,他共出席十餘次“菁蓉匯”,30餘次工作調研,80餘次會見,多次在國內外投促活動中“推銷”成都……

若對唐良智履職“成都市長”的工作進行“關鍵詞”總結,“抓雙創”“抓工業”“抓開放”“管城市”基本上貫穿始終。

抓雙創

“即使流落街頭,也願堅守。”

在成都創客圈中流傳甚廣的這句話,正是源自唐良智對成都創客的心裡話:寧願流落街頭也不願意離開這座城市;即便身無分文,也要堅守在這裡,挖掘和尋找創業機會!

2015年2月8日,唐良智從武漢調任成都地第47天,成都正式啟動“創業天府”行動計劃,並舉行首場“創業天府·菁蓉匯”活動。

活動上,唐良智作了有關“創業環境論”的首場演講,並首次提出“蓉漂”概念,他說 ,硅谷有“硅漂”,北京有“北漂”,“我們要把成都打造成適合‘蓉漂’創新創業的‘宜創城市’。”

演講中,他熱情洋溢地解釋了他眼中的“蓉漂”。

2015年,成都啟動實施了“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制定了《創新型城市建設2025規劃》和《“創業天府”行動計劃(2015-2025)》等。

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啟航”以來,舉辦“菁蓉匯”系列活動100餘場,開展各類創新創業活動1200餘場,30多萬人(次)參與,促進近300家創投機構與6200餘家企業及團隊實現對接,參演項目獲得意向投資超過100億元,每天新增700餘名“創客”成為“蓉漂”;2015,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4.86萬戶,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29個百分點……

進入2016年,成都又啟動“創業天府”行動計劃2.0版,讓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的成都,正式進入創新創業2.0時代。

在剛剛圓滿落幕的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共舉辦18場重量級創新創業活動,吸引了來自5大洲36個國家的450名外賓和多國駐華使節、國際著名學者等千餘嘉賓和超過7萬人次觀眾參與,交易項目超過3000項,交易額突破160億元,正朝著打造“國際化、 國家級、永久性”的創新創業年度盛會目標加快挺進。

日前發佈的“雙創指數”和“新經濟總量指數”排名中,成都取得不菲成績,其中,在新經濟指數城市排名中,成都喜獲前六,有媒體稱成都已躋身“雙創”一線城市。

這,與“創業市長”唐良智對成都“雙創”搖旗吶喊息息相關。

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抓工業

除了“雙創”,“工業發展”也擺在唐良智桌案上的重要位置。

在2016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唐良智提出,成都今年要開展“六大行動”,其中,排第一的是“創新引領行動”,排第二的則是“工業強基行動”。

和過往在武漢以及再以往的襄陽一樣,工業,也一直是唐良智推動城市發展的最重要著力點之一。到任成都後,唐良智曾用了大約一個月時間,對成都當時的19個區(市) 縣和成都高新區、成都天府新區開展了一輪密集調研,最重要的調研內容就是“工業”。

在唐良智看來,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是現代經濟的脊樑,是城市強盛的根基。做大做強工業是現代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成都現階段發展的必然選擇。

唐良智曾說過:要堅持把工業放在當前經濟工作首要位置來抓,以工業興市、以工業強市!

要求之高,可見一斑。在工作落實中,亦是如此。

在2015年4月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分析會上,唐良智在脫稿講話中對有關部門確定的“全年完成1300億元以上的工業投資目標”提出“疑問”,他簡單算了一筆賬,1300億平均到各區(市)縣,剛剛60多億。

“這個要求太低,遠遠不夠。”

他甚至當場要求有關部門會後立即研究怎麼把這個目標再調高一點,因為“投資不抓住,尤其是工業投資不加把勁,成都發展後勁就缺乏支撐。”

唐良智的“超高”要求取得了很好成效,2015上半年,成都工業投資連續18個月的負增長態勢得到扭轉,最後全年完成了1517.09億元。而進入2016年,這個目標已經增長為,“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2000億元以上。”

為進一步推動成都工業“爆發式”升級,今年,唐良智還提出了一個全新概念——工業“競進拉練”,在2016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唐良智對這個新名詞作了專門的名詞解釋 ——為進一步加快工業重點項目促建,在項目和園區一線定期開展檢查督導、對標先進、總結提升等活動,在拉練中找差距,在競進中促提升。

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抓開放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建設中國西部開放高地”的戰略部署之下,成都近年的國際化水準不斷提升。

不用說一年比一年規模更大、影響更廣、水準更高的西博會,也不說成都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已經達到271家,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居前列,單單說一下成都在大半年時間內召開的兩個全球“創交會”,就很好擴張了成都在世界的影響。

2015年11月9日,2015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暨第十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在成都舉行。這是2015年唯一在中國舉辦的中歐建交40週年活動,也是全球首個全球性創新創業交易會。

3天會議期間,一系列全球性“雙創”論壇、交易會及比賽將在蓉展開。開幕式上,成都市長唐良智在致辭中向全球嘉賓推介:成都正加快建設“創業之城,圓夢之都”,努力成為世界創新創業版圖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剛剛落幕的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設了“會、展、交、賽”四種形式,來自世界各地的友城市長、創投機構、孵化器、產業園區負責人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參加了本屆創交會。參加交易項目超過3000項,交易額突破160億元。

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管城市

履新大約一個月,唐良智的腳步遍及成都19個區(市)縣和高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到任以來,我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密集調研,就是為了儘快瞭解成都、融入成都,更好地為成都發展獻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唐良智曾多次提出了他的“城市設計新理念”:“獨立成市”、“小街區規制”等新詞成為熱門話題。實際上,唐良智2011年在武漢市首次提出“獨立成市”,並按此理念規劃在當地興建了6座新城。

2015年1月,唐良智在成都近郊的金堂、青白江等地調研時表示。為了避免城市陷入攤大餅困局,唐良智也帶給成都一些“城市設計新理念”,並在多個場合提出“獨立成市”與“小街區規制”兩個新概念。

“‘攤大餅’式的傳統規劃思維,很容易使成都這種超大中心城市陷入‘大城市病’的困局。應對這一難題,就必須按照獨立成市的理念,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特別是衛星城和區域中心城市,要形成自成體系的城市構架,合理分工各自區域內的交通、人口、功能和產業,在有效疏解中心城區壓力的同時,也使城市群實現合理經濟規模,能夠自然循環。”他說。

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唐良智再次提到“堅持一流標準,推動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互聯互通,強化重點區域改造,加強‘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發展格局。”“按照獨立成市的要求,加快發展新型衛星城和區域中心城,優化規劃、完善功能,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合理分工產業和功能。”

針對成都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同時應對經濟增速下滑,唐良智提出了“克服困難,苦幹五年”口號,加快實施地鐵建設加速計劃,推動中心城區儘快成網,二三圈層儘快連通,大幅提高軌道交通分擔率。

隨後在具體規劃上,成都市提出今後每年將投運兩個項目,到2020年,力爭運營里程達500公里,在建線路150公里,共計650公里,軌道交通的交通分擔率達到40%以上。

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如今,唐良智已履職成都市委書記,他還會有什麼新思路新做法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來源:四川發佈綜合四川日報、成都日報等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客戶端——四川發佈。

唐良智任成都市委書記,“唐市長”這一年半乾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