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3億“抄底”聖牧高科:強攻有機液態奶,挺進千億俱樂部

一年前與伊利失之交臂的聖牧最終搭上了其老對手蒙牛。24日早上,中國聖牧(01432.HK)發佈公告,擬3.03億元向蒙牛出售內蒙古聖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下稱“聖牧高科”)51%股權。


蒙牛3億“抄底”聖牧高科:強攻有機液態奶,挺進千億俱樂部

號稱“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的中國聖牧由蒙牛前執行董事姚同山於2009年10月創辦,目前業務覆蓋上中下游。但去年與伊利姻聯告吹後,聖牧出現公司創立八年來首次虧損,虧損額達8.24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0.67億元。

作為協議其中一項先決條件,中國聖牧需將其所有下游業務液奶資產和業務整體交給合資公司運營。這意味著,蒙牛以3.03億元低價獲得聖牧的有機液態奶業務。作為交換,蒙牛向聖牧高科授出總額為13億元的定期貸款融資。

“此交易能幫助蒙牛進一步優化優質原奶、有機奶源的佈局,從而加速公司有機乳製品業務的推進。同時,蒙牛可以向聖牧輸出更好的質量及供應鏈管理的協同,幫助聖牧取得更好營運效益。”12月24日,蒙牛乳業(02319.HK)相關負責人給本報回覆稱。

但乳業專家宋亮認為,聖牧是經營性虧損,蒙牛要短期內實現其扭虧有一定難度。在他看來,蒙牛入主後要解決三方面問題:“一個是加強聖牧的下游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設,為市場恢復奠定基礎;其次是加快聖牧整個上游固定資產折舊,縮小規模,打造精品有機產品;最後是對於聖牧的整個管理體系、部門人員進行梳理,精簡機構,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截至24日收盤,蒙牛乳業報收23.8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漲1.28%;而受收購消息影響,中國聖牧股價大幅拉昇23.33%,至0.37港元/股。

新“援兵”

早在2016年11月,中國聖牧與伊利首次公佈“戀情”。中國聖牧向伊利出售23.51億股公司股權,佔已發行股本37%,每股作價2.25港元,較公司停牌前2.43港元折讓7.41%,涉資52.9億港元。

當時雙方還高調秀恩愛,伊利對外表示,入股聖牧是為產品升級,打造內地有機奶第一品牌,同時提高國際影響力,利用香港上市平臺對接全球資本市場,有助公司海外融資、擴大海外資本市場知名度。

直到2017年3月,聖牧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姚同山談到與伊利的關係時,仍矢志不渝地表示,“聯合公告已列明條款,交易將按照相關程序推進”。然而,等待聖牧的卻是伊利的一紙休書。緊隨4月,伊利股份發佈《關於終止收購中國聖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股權暨公司股票復牌的公告》提出分手。


蒙牛3億“抄底”聖牧高科:強攻有機液態奶,挺進千億俱樂部


對於伊利當時退出合作的原因,宋亮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對中國奶業未來趨勢的判斷。“一年多前,大家認為中國的養殖業不具有競爭力,因為它的價格高,而且這種價格高的情況在短期是不能解決的,對於奶源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年前伊利認為聖牧的有機奶有點虛,因為它的量太大,對於有機奶的價值邏輯並不具有支撐性,因此伊利放棄收購聖牧。”

分手對聖牧來說打擊顯然不小。同年12月聖牧管理層出現變動,創始人姚同山辭任公司首席執行官,改由大股東、聖牧董事長邵根夥兼任代理首席執行官,姚同山則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

中國聖牧業績也從此一落千丈。2017年,中國聖牧營收27.07億元,淨利潤-8.24億元,同比下降186%。今年上半年虧損更達到10.67億元。為了開源節流,中國聖牧甚至在今年放棄了部分牧場的有機認證。根據該公司近日發佈的盈利警告,預計2018年度溢利總額減少約10.6億元。

就在這臨危一刻,聖牧找到了伊利的對手來充當“援兵”。聖牧公告,根據23日與蒙牛訂立的投資協議,聖牧控股及聖牧高科分別向蒙牛出售聖牧高科26.67%及24.33%權益,而蒙牛則須向聖牧控股及聖牧高科分別支付1.58億元及1.44億元,總計為3.03億元。在股份購買協議完成後,蒙牛及中國聖牧將分別持有聖牧高科51%及49%權益。

交易完成後,聖牧高科董事會將由5名董事組成。蒙牛有權提名3名董事,而聖牧高科有權提名2名董事,董事會設1位主席,從蒙牛提名的董事中選舉而出。

在此之前,中國聖牧需按照協議完成相關重組工作。中國聖牧向聖牧高科轉讓所有下游乳製品業務鏈及相關資產,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產權。重組完成後,聖牧高科將持有呼和浩特市乳品100%權益,成為一家擁有完整業務鏈及資產的公司,以進行有機乳製品(不包括嬰兒配方及其他配方奶粉產品)的生產及分銷。

目前中國聖牧主營業務包括兩大板塊,一是上游奶牛養殖業務,主要飼養奶牛用以生產及分售原料奶,其中又包括有機奶和非有機奶。2017年報顯示,中國聖牧擁有有機牧場23個,非有機牧場12個。公司另一塊業務為液態奶產品,主要生產及分銷自有品牌超高溫滅菌液態奶、有機酸牛奶及其他乳製品。

“中國的奶牛養殖,現在整個存欄量大概也就五六百萬頭。存欄量下降得很厲害,造成奶短缺。”宋亮指出,隨著中國的奶源越來越短缺,蒙牛收購了現代牧業以後,在滿足蒙牛的需求方面,總體來說並不夠,所以通過收購聖牧來補充奶源。

同時,聖牧的資產和品牌具有一定優勢,並且可以生產有機液態奶。蒙牛下一步要全面加碼高端有機奶,需要通過這樣一個收購來實現。“在此之前,聖牧一直是蒙牛奶源的主要供應商,這次收購以後,實際上對於蒙牛來說,可以降低它上下游的關聯成本。”宋亮說。


蒙牛3億“抄底”聖牧高科:強攻有機液態奶,挺進千億俱樂部



雙雄差距拉近

去年,蒙牛集團提出“雙千億”目標,即“在未來三年內,銷售額達到千億,市值達到千億”。此番牽手聖牧,被視為是蒙牛雙千億目標的一次邁進。“單靠內生增長來實現千億目標很困難,而併購無疑是一捷徑。”宋亮判斷,乳業格局未來將更加分化,“龍頭企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伊利蒙牛這種雙寡頭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去年伊利營收超600億元,蒙牛營收達537.8億元,兩者間差距縮窄至不足70億元。今年上半年,伊利營收399.43億元,同比增長19.26%,淨利潤34.69億元,同比增長約3%;蒙牛實現銷售收入344.74億元,同比增17%;淨利潤15.62億元,同比增38.5%。

但這次收購聖牧高科,對於2020年衝擊千億目標的蒙牛來說,究竟是做“加法”還是“減法”仍有待觀察。分析認為,收購後蒙牛將面臨三個挑戰,首當其衝的挑戰來自於聖牧內部。

據瞭解,由於聖牧由姚同山等一手創立,聖牧的員工都非常團結、齊心,對於蒙牛來說,入主後要進行機構調整,可能會存在不少阻力、問題和困難。其次,收購後如果蒙牛要對聖牧的整個下游品牌進行拓展和渠道建設,雖然蒙牛的營銷能力很強,但有機奶之前的市場價格、聲譽都受到破壞,恢復需要一定時間。

中國聖牧半年報披露,上半年聖牧原料奶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2%,但由於受乳製品行業供需關係等因素影響,部分有機原料奶以非有機奶的價格售予客戶,導致有機原料奶的對外銷售單價下降21.1%,有機原奶的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43.0%降至21.6%。

更重要的是,聖牧高毛利的全程有機液態奶產品銷售額佔比正下降。去年,聖牧整體液奶收入由2016年的21.06億元下降至14.28億元,降幅達32.2%。今年上半年,聖牧自有品牌液奶銷售額為4.8億元,同比下降約31.1%,在集團營收中的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60.5%下降至34.3%。

“對於聖牧來說,短期內要實現資產縮減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蒙牛可能還要在一定時期內承擔聖牧虧損的結果。如果未來聖牧高科一定要並表到蒙牛裡面的話,可能對蒙牛的利潤造成一定影響。”宋亮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排版|楊小寒


蒙牛3億“抄底”聖牧高科:強攻有機液態奶,挺進千億俱樂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