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初學者如何解決身體協調性差的問題

  業餘羽毛球愛好者打羽毛球是一個興趣愛好,目的是鍛鍊身體、出汗排毒、放鬆心情、娛悅自我。而職業羽毛球運動員是以純競技為目的的,因此在訓練上是非常之嚴格的,必須全面掌握正確合理的基本功、技戰術等,才能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從而獲得比賽的良好名次。

羽毛球初學者如何解決身體協調性差的問題

眾人喜愛的羽毛球運動

  對於羽毛球初學者而言,要明確技術動作和步法規範化的重要性:掌握正確、合理、科學的技術動作和步法,可以避免運動損傷、延長運動壽命、提高運動速度、節省體能消耗、增加擊球力量、提高落點控制,還可以讓自己的動作具有可觀賞性,體現運動美感,增加交友機會。反之,如果技術動作和步法不規範,則擊球無力、動作別扭、沒有速度、容易受傷、配合困難、影響交友。

  本文重點講解一下,如何解決初學者身體協調性的問題。只探討在羽毛球運動範圍內的解決方式。

  初學者往往在場上表現出上下肢動作僵硬、眼手腳配合不默契、沒有連貫動作的概念、動作過大或多餘等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報一個羽毛球初級培訓班,讓教練來指導,那樣,下面的文字就可以不用看了。如果,不準備報這類培訓班的話,請繼續。

  其實,報不報班,有一點是不會變的,那就是要多練習,都知道的,我在好幾篇文字裡也都這麼說。

  首先做好熱身活動,讓僵硬的四肢變得放鬆,關節韌帶避免受傷。(關鍵的一點,也是很雷的一點)觀察模仿場上打得比較好的球友的動作,自己體會著做做,然後讓他指點一下你的動作的需改進之處,之後,你可以在場下進行無球練習,不斷地重複這些動作,再不斷地糾正。累了,可以做一組輕跳動作來放鬆。現在羽毛球運動很普及,業餘愛好者的基本功也都相當的好,指點初學者的基礎動作已經足夠了,何況又不是往職業球員發展。這是一個初學者技術動作的初期定型過程,上場後,找機會多練習剛學好的技術動作,用定點定位、半固定、慢球等簡單對打或喂球方式來鞏固正確的技術動作。

  第二個過程是及時糾錯,在場上實際打球的過程中,自己體會動作的協調性,再由別的球友來幫你指點欠缺之處,進行及時糾正錯誤的技術動作。對於不協調的動作,糾正之後,應反覆地練習,以達到鞏固動作的目的。在場上謙虛好學,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現在場上偏愛教別人打球的人還是挺多的。

  第三個過程是強化,之前學習和練習的動作,我們可以稱之為碎片化的技術動作,就每個動作而言,可能你練得不錯了,但連貫起來,就又有不協調感,這時的練習要增加一些對打的難度,由對方有意識地回放不同的球來讓你應對,繼續指出你的不足,從而改進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做到協調連貫舒展。

羽毛球初學者如何解決身體協調性差的問題

動作協調舒展是一種運動之美

  之後就是要多多練習了。思想上要忌急躁冒進,技術動作都是一點點提高的,肌肉記憶也是一點點積累的,先學好一個再學一個,學會一個套路球再學一個。另外,有幾個好球友是很有益處的,初學者的好學精神會讓人樂於施教。這次就說這麼多了。有關資訊,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