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35秒的抉擇——《薩利機長》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危機事件,在飛機雙引擎失靈的情況下,機長薩利果斷迫降哈德森河,挽救了機上155條生命。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薩利機長卻因此遭到了政府部門的調查。倒底是英雄壯舉,還是錯誤判斷後的無奈之舉?

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如何應對?

一段傳奇故事,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堅韌不拔的靈魂。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1

從英雄到騙子

影片一開始,一段飛機撞擊大樓後墜毀的場景將薩利機長從噩夢中驚醒,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滿頭白髮的薩利機長此時焦慮的心情。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電視新聞裡,劫後重生的乘客反覆表達著對機長的無限崇拜與謝意,讓我們不免感到一絲不解:分明是一位成功挽救了全體乘客和機組乘務員的大英雄,為何卻一直愁眉緊鎖呢?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接下來的情節讓我們恍然大悟:對於飛行事故,機長和副機長都需要接受國家安全運輸委會的調查,以確定事故的原因是人為還是意外,根據這個調查結果來判定事故的損失由誰來承擔。調查現場的氣氛令人窒息,委員會認為雙引擎失靈史無前例,並認為當時的情況下,飛機有機會完好無缺地在附近的機場降落,而不致於冒著機毀人亡的危險在河面上迫降。他們開始質疑薩利當時的判斷了。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是英雄還是騙子?”恍惚間,薩利彷彿看到了電視記者對自己的評價——他害怕出現這樣的輿論,他甚至開始有些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了。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心理解讀

飛行員本身就是一個對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求很高的職業。而作為民航客機的機長,更是一個肩負全機數百名乘客性命的重要崗位。薩利機長具有42年的飛行經驗,具有非常強的心理抗壓能力。可是現在他竟然出現了恍神(跑步時差點被車撞)、連續做噩夢的情況,可見他此刻的心理壓力是如何之大。

薩利機長的壓力來自哪幾方面呢?

1.國家安全運輸委會的專業調查與質疑。

2.媒體的猜疑。

3.家人因此受到困擾,心懷內疚。

4.如果確認是自己的操作失誤引發的事故,則需要揹負重大經濟賠償和信任危機,職業生涯就此告終。

2

信任危機下的心理支撐

隨著調查的日益深入,不利於薩利機長的資訊越來越多。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而副機長不假思索的一句情緒化的回答,讓薩利陷入了更加艱難的處境。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心理解讀

處理危機和衝突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情緒上的冷靜,只有冷靜才會有理性的思考。另外,情緒化的反應也比較容易被對方抓到把柄或者誤解你的狀態,貼上“情緒不穩定”的標籤。薩利機長深知這一點。所以儘管他不認同電腦模擬結果,但他沒有過多地爭辯。而只是作專業的分析和回應。相比之下,副機長傑夫就顯得比較稚嫩。

那麼薩利如何表達他的情緒、疏解自己的壓力的呢?

一,運動。戶外運動會使壓力得到釋放。薩利機長一直有跑步健身的習慣,這是他排除壓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二,訴說。薩利及時地向朋友和妻子講述了面臨的危機以及心理顧慮,每次都會得到朋友和家人地支持和肯定。這一點是他最後能夠穩定情緒,合理思考,找到最後制勝拐點的關鍵要素。

完善的社會心理支持系統往往是支撐個體克服難關的最重要的心理動力所在。通過零散的片斷,我們看到,薩利機長有很多同事、朋友在危機時刻都能挺身而出,為其提供調查的便利。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而她的妻子也一直在電話那邊給予鼓勵和信任,友情、親情的支持讓他更加有責任感地去面對這個艱難的挑戰。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3

電腦與人腦的對決

在妻子的提醒下,薩利開始重新回顧事件的發生經過。尋找可能證明電腦數據錯誤的任何一個細節。

他以自己的專業操守冷靜盡職地處理著一切事務,包括最後一個從機艙撤離、帶上記錄數據的黑匣子、上岸後立刻要求援助人員確認獲救人數......這一切,都證明他當時並沒有受任何緊張情緒的干擾。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薩利又去跑步了,跑著跑著,他看到了遠處停機坪上的一架戰鬥機。這令他回憶起多年以前的一次經歷。當年他曾駕駛同型號的一架戰鬥機在空中飛行,某個設備突發故障,機尾冒出濃煙。在他的冷靜控制下,飛機安全著陸。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心理解讀

當人缺乏自信時,過往的成功經驗往往能幫他恢復信心,提升心理能量。心理學上把這種過往的成功體驗稱之為“高峰體驗”。薩利此刻迫切需要提升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信任。

薩利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他相信自己多年的經驗和直覺。偶然間電視新聞中的一個字眼“時機”觸發了他的靈感。他忽然想到了什麼,馬上聯繫他的朋友在聽證會上安排人工駕駛模擬測試,他堅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突破口。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真正的對決發生在聽證會上。這一次薩利顯得異常鎮定,他根據電腦模擬的結果,直接向調查委員會質問:請問你們為何沒有把人的因素考慮進去?為了達成電腦模擬的著陸,這個飛行員練習了多少次?突發情況下,你們甚至沒有預留任何分析情況與思考決策的時間。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薩利有力的辯駁讓調查委員會無言以對,他們只得在原來的場景中加上了35秒的反應思考時間。局面自此開始逆轉,原先成功著陸的模擬駕駛方案在加上35秒的反應時間後全部失敗。調查委員會官員們臉上一片沮喪。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當聽完全美航空1549航班2009年1月15日的整個行程錄音後,調查委員會作出了最後的論斷: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薩利機長以他的專業素養和人格魅力贏得了聽證會所有與會人士的敬佩。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結 語

人最大的敵人並非來自外界,而是自己。在遭遇信任危機時,薩利機長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從朋友、同事、妻子身上獲取心理能量,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應對事件,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也許未來,我們也會遭遇到別人的誤解,但是無論何時何地,依靠親情、友情、愛情的幫助,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勇敢地渡過難關。

「电影笔记」35秒的抉择——《萨利机长》

心靈柯南心理電影沙龍,每月數次線下沙龍體驗,邀請臺灣心理專家全程專業解析。同時線上影片推薦與心理學美文分享,請掃碼關注公眾微信號:xinlingkenan。

如需查看近期活動詳情,請關注本公眾微信號後,在活動日曆中查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