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兩旁埋著的“鐵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網友:長見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去西藏旅行成為了一種流行,特別是曾經有一首歌也唱過“坐上了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很多人都希望來到這個神聖的地方,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昇華。特別是去西藏旅行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自駕遊、有騎行、有窮遊甚至還有拉板車前往西藏的,無論用何種方式都是為了能夠到達自己心中的嚮往之地。不知道一些走過青藏公路的朋友有沒有注意過,公路兩旁埋著非常多的鐵棒,這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青藏公路兩旁埋著的“鐵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網友:長見識!

特別是可可西里的這一段公路,兩旁埋著兩排非常整齊的鐵棒,既不是電線也不是青藏公路的標誌,為何存在這些鐵棒呢?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因為海拔太高,所以很多地段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凍土層,也就是說這些公路都是修建在凍土層之上的。這些多年的凍土因為非常的堅固,所以說也能夠非常好的承受汽車的重量,但是這些凍土卻是非常不穩定的,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青藏公路兩旁埋著的“鐵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網友:長見識!

青藏公路兩旁埋著的“鐵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網友:長見識!

如果溫度稍微升高,這些凍土就很有可能出現融化的情況,一旦融化就會破壞公路的路基。但是等到溫度降低的時候這些凍土又會凍結,在熱脹冷縮的物理因素下,很有可能就會對公路造成非常大的破壞。這就如同鄉下冬天的泥路一樣,天冷的時候會非常的堅硬並不影響行走,但是太陽出來的時候就會變得泥濘不堪,青藏公路與這裡的原理是一樣的,這些鐵棒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的。

青藏公路兩旁埋著的“鐵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網友:長見識!

這些鐵棒其實就是一根根無縫鋼管,深埋地下5米,在地面上露出2米的高度,在這些鐵棒內部都裝有很多的液態氨,這些鐵棒被稱為熱棒。在平時的時候這些液態氨會處在鐵棒底部,一旦凍土層溫度升高出現融化的情況時,這些液態氨就會上升到頂部,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吸收凍土層的熱量。到達頂部之後遇冷就會液化從而將這些熱量釋放出來,然後又會下降到鐵棒底部,在這種往復循環的作用下,從而保證凍土層不會出現融化的情況。這也就極大的保障了青藏公路的使用年限,不會因為凍土層融化而破壞公路。

青藏公路兩旁埋著的“鐵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網友:長見識!

有的網友對此也紛紛的表示:真的是長見識了,我們中國的工程師真的是太偉大了。這些日報不僅僅是在青藏公路上存在,就算是青藏鐵路的一些路段也是非常多的,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感嘆這些工程師的偉大智慧。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