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快速增長的包裹數量與日漸減少的快遞員數量已經不成正比。

快遞員的工資回報越來越高,為什麼這個職業在近年來從事人員銳減呢?對此,有很多快遞員反映,雖然能夠得到很高的工資回報,但隨著人們對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也越來越辛苦。

同時,小編也瞭解到快遞員的社會地位相對較低,隨著人們文化水平及文化素養的逐漸提高,一些有學歷有技能的人都已不太願意做快遞員。

申通副總在7月25日召開的中國快遞“最後一公里”峰會上就表示,現今快遞行業的痛點已不僅是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而是怎樣才能夠招到更多的快遞員。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中國高速發展中,人口紅利也在逐漸的減少,越來越多的事情都開始被智能化技術所取代,但快遞行業是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非常依賴快遞員。快遞行業正處在用人難之際,雙十一等各種電商狂歡節的到來無疑是讓這些快遞企業悲喜交加。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智能快遞櫃提升末端物流配送能力,備受物流企業青睞。

快遞員不足是人口紅利減少的必然結果,因此急切需要新興技術緩解快遞行業的壓力,智能快遞櫃作為解決方案就這樣“問世”了。

這兩年,智能快遞櫃在小區、寫字樓附近遍地開花,它能夠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解決了快遞“最後一公里”的“痛點”,但是,卻又產生了新的困擾和問題。

快遞員未經同意把物品放進快遞櫃

孫女士家住北京市海淀區,前不久她在網上給父母買了血壓計,但是等了好幾天也沒收到,這時候她才看到短信,通知物品被存在了快遞櫃裡。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孫女士說:“快遞員不給打電話,直接發一條短信讓自己去找,有時候,放的快遞櫃離我們遠,就特別不方便。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直接放快遞櫃的做法特別不合理,家裡有人就可以直接送家去。 ”

為什麼不把消費者的物品直接送到家,而是存放在快遞櫃裡?很多快遞小哥也是一肚子委屈。

一名快遞員說:“一棟樓120多個件,客戶不在,電話打不通,送不出去,客戶回來之後就找我們要快遞,沒送到,人家會投訴。雙11期間,一天五六百個快遞,實在是處理不過來。”

快遞櫃從“免費”變“打賞” 還收起“超時費”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10多家主要企業設立了智能快遞櫃25萬組,平均每天處理快遞量1100萬單。而部分地區的快遞櫃,也悄然從“免費”變成了“打賞”,還有的開始收起了“超時費”。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中郵速遞易董事會秘書海洋說:“超過免費存放時間之後,每超過24小時會收1塊錢,最高不得超過5塊錢。”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萌柯表示:“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他一直把快遞無限時地放在快遞櫃裡,顯然是不恰當的,逾期收費也是一個合理的表現。

有快遞小哥寧願自掏腰包 也要選快遞櫃

儘管對消費者來說,更關心通知服務是否到位、收不收費、快遞員是否履職等問題,但小編在走訪中瞭解到,對快遞小哥來說,他們中有些人寧願自掏腰包也要選擇快遞櫃。

晚上將近6點,天已經黑下來,溫度也降到了零下2度,老家安徽的快遞小哥朱傳生還在送件。由於客戶沒接電話,他把今天剩餘的包裹都花錢存進了快遞櫃。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朱傳生說:“最小的格口,每件是兩毛,中號的格口是四毛,最大的格口是六毛錢。派件效率提高了很多,原來一天下來就是90到100個快遞,現在一天可以派150到160個快遞。”

有快遞員透露,一個月下來,放的比較多的話,可能要花一兩千。

有快遞員表示,自己每天要花費五六個小時穿梭於各個小區,基本是免費為用戶配送快件,而可以賺取提成的攬收快件時間則只有三四個小時。因此,快遞員寧願花錢放快遞櫃,提高派送效率,以賺取更多的提成。

於是這幾年,提高配送效率的快遞櫃發展迅速,有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20%,對應快遞櫃格口需求約為7600萬個,市場潛力巨大。

快遞櫃的運營商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


一組尺寸為250*195*50釐米的智能快遞櫃,起訂價格高達12000元,再加上進駐、運營維護等費用,一組快遞櫃初始運營投資金額至少在4萬元左右。

而快遞櫃的收入主要來自快遞員的使用費和消費者的超時費。而在行業發展初期,企業之間為了競爭互相壓價,“入不敷出”是常態。快遞櫃試圖從免費轉為收費的背後,也是持續虧損的壓力。

中國快遞櫃友會秘書長鄒建華說:“場地的租金和企業間競爭的不規範,現在的勢頭變成了企業相對惡性的競爭。就目前的運營成本來看,幾乎所有的智能快遞櫃的運營商都處於虧損狀態。”

其實,快遞櫃在誕生之初就飽受爭議,不少投資者質疑它的商業模式和發展前景。儘管如此,快遞櫃市場依然在爭議中壯大。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組快遞櫃場地使用費最高已漲至每年8000元。場地費水漲船高,收費標準卻迫於競爭壓力不斷下降。

粉絲生活:你的快遞又被送到了快遞櫃?



快遞櫃涉足賣水果、收手機

於是,不少企業開始拓寬運營渠道。有的快遞櫃公眾號也做起了售賣水果、食品等生意,還有一些開展了手機回收、金融消費貸款等業務。

雖然目前快遞櫃公眾號積累了不少會員,但是很多消費者也僅僅只使用快遞存取業務,其他業務的盈利情況並不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