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這麼久的動車和高鐵,它們的區別,你知道嗎?

在我國目前高速及城際鐵路客運體系中,動車(D字頭列車)與高鐵(G字頭列車)主要區別是: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動車組

坐了這麼久的動車和高鐵,它們的區別,你知道嗎?


動車,則是列車動力分散方式,跟速度無關,通俗講就是車廂本身就有動力,沒有傳統意義的獨立機車牽引。

從這點來看,G、C、D字頭都是動車組,速度較慢的地鐵列車也是動車組。

坐了這麼久的動車和高鐵,它們的區別,你知道嗎?


動車(D字頭列車)主要開行在既有提速線路或城際鐵路上;而在高速鐵路幹線上運行的動車(D字頭列車)比高鐵(G字頭列車)最高運行速度較慢或停站更多。

高鐵和動車是不同層面的定義

高鐵指的是高速鐵路,是從速度的角度描述的鐵路系統類型; 而動車指的是車廂有動力列車,除車頭外每節車廂都可以(注意是可以不是必須)有動力;但這兩個詞在國內的鐵路上被重新定義了,實際上國內的高鐵上用的車自身也是動車,被稱為動車也沒錯。

坐了這麼久的動車和高鐵,它們的區別,你知道嗎?


鐵道部目前定義:動車指代時速在200公里級別的鐵路線路;高鐵指代時速在300公里級別的鐵路線路。 所以,在鐵道部目前的定義裡,“D”打頭的動車不算“高速鐵路”,“C”打頭的城際高鐵和“G”打頭的高速動車才算是“高速鐵路”。

通俗一點的說

1、票價不同,G字頭比D字頭貴,車型比較好一些,內部設備也要好一些,這點毫無疑問

2、G字頭比D字頭快,通常。

3、G字頭、C字頭通常走最近新建的高鐵專線,和配套新建的新火車站。D字頭通常走老線、老站。

附:中國動車組全家福

坐了這麼久的動車和高鐵,它們的區別,你知道嗎?


按照國際慣例,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都稱為高速列車,在我國,最早裝備高速列車的是廣深線,時速為200公里,其後,有哈大線、京津線、膠濟線等。而如何實現高速?只有採用動車組(不是傳統的車頭拉車廂),使至少50%的車廂帶動力,這是動車組的概念。因此,無論是10年前的廣深高速、這當然包括運行在武廣線上的CHR2和CRH3動車組。因此,動車組是對鐵路運行的車輛而言的。 而高鐵,即高速鐵路,是對鐵道線路而言的,目前高速動車有運行在普通客貨運線路的,因此速度不會超過200公里,有運行在客運專線鐵路的,速度不會超過300公里,而武廣線是按照國際通用標準建立高速鐵路,設計時速就是350公里,為了提高我國高速鐵路的知名度,因此才叫高鐵。實際上,時速達到200公里以上的,都應該算是高鐵。 用公路的說法,高速動車組就相當於你的奔馳牌汽車,你的汽車可以省道、可能時速不會超過80公里,可以走國道,可能時速不能超過110公里,可能走高速公里,時速可能要150~250公里了.

不知道小編說了這麼多,大家都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