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放限放的春節:年味兒不見少,清爽更宜人

每逢春節,煙花爆竹有些讓人糾結。放,會導致空氣和噪聲汙染;不放,感覺少了點年味兒。9日是豬年的正月初五,記憶裡,綿延不絕的噼啪爆竹聲,才是“破五”的樣子,而這天的北京,安靜得很,卻是清爽宜人。

禁放限放的春節:年味兒不見少,清爽更宜人

豬年春節是《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修訂實施的第二個春節。爆竹聲已遙遠,雖然春節少了些喧鬧,卻沒了嗆人的味道。煙花爆竹燃燒時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及粉塵,可使環境中的PM2.5濃度大幅上升。監測數據顯示,除夕、正月初一、初五、元宵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可使空氣中的主要汙染物PM2.5、PM10等濃度遠高於平日。

剛剛過去的除夕夜,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空氣質量為近5年最優,PM2.5峰值濃度為177微克每立方米,遠低於其他年份峰值。

除影響空氣質量,燃放煙花爆竹還產生噪聲汙染。生態環境部門的相關監測顯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地區的噪聲可高達135分貝,大於健康所能承受的85分貝,遠超人的聽覺耐受限度。

沒有了鞭炮聲,但年味兒一點也不少。在北京琉璃廠,一年一度的廠甸廟會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各地遊客。街頭上空懸掛的花燈、商鋪門口張貼的大紅福字、樹枝上一串串紅燈籠、遊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在藍天白雲的掩映下,把節日的洋洋喜氣展露無遺。

隨著對環境汙染與公眾健康認知的提升,國內禁放限放煙花爆竹的城市越來越多。為增加年味兒來搞些聲音、造些氛圍,煙花爆竹的替代品電子炮,正成為春節新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