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關鍵因素看物聯網智慧停車項目

停車難早已成為每個城市的交通管理者都很頭疼的一件事,實際上,停車難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在建造停車場時低估了車輛增長速度,導致車位缺乏,從而佔用樓道、綠地等公共空間停車,造成一系列問題。那麼,驅動智慧停車發展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呢?

1、智慧交通系統的普及

智慧停車被視為智慧交通系統的一個子集,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化趨勢下,有機構預測,在2030年全球會有約62%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也就是說農村建設會趨向城市化。通過個性化的實現,提高公共交通解決方案的標準。同時,智慧停車的實施也從另一方面提高了智能泊車的普及程度,這也是趨勢所在。

2、汽車工業的激增

上世紀90年代,全球售出3900萬輛汽車,2017年,全年售出汽車數量達到7783萬輛。顯而易見,現在一年售出的汽車數量是上世紀末10年間的兩倍。因此,全球聯網汽車和智慧停車的增長空間也是巨大的,預計到了2020年,全世界會有20%的車輛具有聯網功能,近1000萬量自動駕駛汽車將處於活躍狀態,這些車輛的實時通信,優化的交通維護,安全的駕駛體驗…都將是未來要面對的課體。

3、遠程信息數據分析

遠程信息數據分析是未來車聯網和智慧停車的關鍵,可以通過與汽車市場頂級廠商合作,為遠程信息數據提供深入分析的服務,利用分析降低交通擁堵的風險,為車聯網提供更加個性的服務,同時也可以為智慧停車服務提供巨大的成本節約空間。

4、傳感器

隨著物聯網和聯網標準的快速發展,許多傳感器開始支持雙向M2M通信,可以很容易地在智慧停車架構中使用,使得停車位信息在傳感器和聯網汽車之間實現共享。此外,高質量低功耗廣域網網關可用性也在上升,促進智慧停車領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