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已死,你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的木桶理論,如何激發自身長板?

短板已死,你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的木桶理論,如何激發自身長板?

大家好,我是天鐸,今天給大家分享我的學習筆記。

16-1短板已死,優勢永生——你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的木桶原理

筆記內容:

歌手李健在節目《開講了》談及到自己如何走上音樂之路:

“我們宿舍有六個人,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我的上鋪是一個對哲學很感興趣的人,他大一的時候就看黑格爾。另外一個室友是不停地學語言,學英語、學日語、學法語、學德語。也有獲得奧林匹克數學金牌、物理金牌的,他們總是不費什麼力量就總能考到97、98分。但對我來講不一樣,我可以通過努力、通過勤奮,考到六七十分、頂多八十分算不錯了。但是我參加的一些歌唱比賽,基本上都是第一名。”

李健畢業後依據專業選擇了廣電總局,但並沒有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一直到幾年後盧庚戌點醒他,並邀請他共同創立水木年華,他才開始走上音樂人的道路。我並不準備說:“如果你有一個音樂夢想就要去實現”這樣的雞血,李健的成功是多因素的綜合。但是我想指出的是:

許多人和李健一樣,很早就以各種方式接觸過自己的天賦,但卻一直沒有真正上心———直到自己被生活或者其他天賦運用者打擊,或者被人“踹”了一腳,才開始真正思考自己的優勢,並圍繞自己的天賦和優勢設計自己的人生。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荒廢自己的天賦和優勢。

如果不是被盧庚成這個朋友“踹”一腳,李健也許不會走上這條音樂人之路。

關於優勢的3個誤區:

今天,人人都在談論優勢、長板原理,每個人也都知道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

但是你真的問他:

“你的優勢是什麼?”

很多人就答不上來,說不清楚;即使有些人知道自己有什麼優勢,但又總是羨慕別人身上“含金量”更高的優勢;即使知道、也欣賞自己的優勢,也很少有人(估計不超過10%)真正投入足夠多的精力,甚至是以優勢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彼得·德魯克看得明白:

“多數人都以為,他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其實不然,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只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一—即便在這一點上,也往往認識不清。”

我們先從常見的幾個誤區開始入手,談談關於優勢的一些觀念。

1.持續糾錯,就能成功?

如果你能糾正一個弱點,你會變得好一些——所以我們很自然地認為——只要可以糾正所有的弱點,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其實糾錯頂多能讓你得70分。以寫文章為例,如果拼寫和句法準確無誤,你的文章就能得優嗎?三年級也許可以,但是以後就不能了一—因為不出錯只是個基礎要求。

反過來,如果優勢足夠強大,有弱點也無所謂——海明威就是個以拼寫和句法錯誤而聞名的作家。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畢竟寫作的真諦在於真知灼見,何況還有一堆編輯兜著呢。

事實上,真正讓你達到100甚至120分的,是你的才幹加努力。就像李健遇到的,在中學成績稍微對付下就能進前幾名,但是到了清華,高手林立,只有聚焦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才有機會勝出。

你也許會說——這個我都知道——不過即使這樣,大部分人對於揚長的投入還是不夠。

2.你還是揚長不夠。

有沒有發現平時哪都能打到車,可一下雨,出租車總是特別不好打?更加惱火的是,好不容易遇上一個,人家又說要收工——雨天司機收工也特別早。

有學者研究過這個現象,他們發現,司機傾向於通過每天“要賺多少才能不虧”的方式來計算自己的工作時間,比如一天拉500塊,一旦賺夠了,就停止工作。雨天打車人多,加價多,所以收工早,而平時活不多,他們的工作時間則加長。

其實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在雨天(單位時間收入高)的時候多幹,在晴天(沒活的時候)早點回家休息。

經濟學中的“前景理論”對此的解釋是,我們對於“多賺”與“少得”的敏感程度不一樣——我們對於讓自己“不虧”的心理動力,遠遠高於讓自己“多賺”的心理動力。

為了不虧,我們彌補弱勢的時間遠遠勝於發揮強勢的時間,我們查缺補漏的熱情遠遠高於我們關注優點的熱情;為了不虧,我們在自己的“晴天”領域——那些乏善可陳的領域要了親命地幹,在我們本可以收穫更多的“雨天”領域,則隨便劃拉幾下對付。

顯然,這種寧願不賺也別虧的想法已經讓我們放棄成為強者的機會,大部分人已經變成了庸人。

短板已死,你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的木桶理論,如何激發自身長板?

另一個思路也讓我們投入不足一—當我們看到有人擅長做某件事,無論是銷售、解數學題,還是室內設計,我們往往會產生一種下意識的反應——這些人天生就這麼牛的。所以我們也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優勢不需要自己照看,就是上天給的,不如查查漏好啦。

這不就是上學時經常聽老師對我們說的:你的數學成績已經夠好了,你得在英語和化學上狠下功夫。

如果把你的不同能力比作股票的話,優勢才是那個會持續漲停板的股票,而其他非優勢領域是業績穩定增長的優質股。投資一般技能能讓你活得不錯,但投資優勢有可能讓你走上財富自由之路。

3.木桶原理終極版。

關於長板、短板,我來出一個古氏終極解釋版:

a.短板已死

補短板的個人成長策略在今天已經失效。

(1)互聯網時代交互和分工非常簡單、精細,很容易形成長板原理。

(2)當年管理學家提出短板原理,也強調的是一個組織的能力取決於最短的板,並不是個體。組織補短板的方式恰恰是應用個人的長板而不是相反。

b.發展長板

找到長板、發展長板,以長板為核心整合出一整套的技能組合,以這套組合為核心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大部分人在上面花的時間都不夠。長板要好到讓大家足以忽略或者忍受你的短板。

多年來,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範圍內是橫著走的。2000年,當時的中國國家乒乓球隊主教練蔡振華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一段對話: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中國隊的訓練?

--蔡振華:“我們每天訓練8小時,專練我們擅長的打法。我們的哲學是:如果你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所長,你的優勢就會大的足以淹沒一切弱點。我們的贏球手只打正拍。儘管他不善於打反拍,但他的正拍勢不可擋,所以仍能穩操勝券。”

蓋洛普公司(Gallup)在全球掀起過一場優勢運動:用40年的時間,對全世界200萬人進行了關於優勢的開放性研究,他們發現:

--世界上最成功的個體,都是通過將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通過彌補弱點來獲得成功的;

--世界上最頂級的職業經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個理念來管理團隊——刻意尋找和培養具備特殊優勢的人才,通過優勢為團隊創造價值。

所以,組織可以談短板原理,但是個人一定要把優勢發揮到極致。

C.底板挺重要的

如果沒有底板,多少水都是白裝。底板越大,長板能裝的水也越多。

什麼是底板?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層能力

----學習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練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長時間講自我管理的原因—幫你修底板啊!

d.別忘了桶箍

木板並不是就這麼直接立起來的,桶子之間還有桶箍把木板緊緊並在一起。如果沒有這個箍,木板之間會有水流下去,成籃子了。

什麼是箍?就是技能與技能之間的聯繫

----你懂心理、懂表達,能不能把兩者結合,變成複合型人才?你的各種能力、資源之間如何統合成為一個整體?這就是整合能力。

最好的做法應該是:

投資長板、管理短板、擴大底板、加強桶箍

筆記結束。

短板已死,你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的木桶理論,如何激發自身長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