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超級個體-有一個問題能讓你放棄存量,徹底清零

5-1超級個體-有一個問題能讓你放棄存量,徹底清零

大家好,我是天鐸,今天給大家分享我的學習筆記

5-1超級個體-有一個問題能讓你放棄存量,徹底清零

筆記內容:

什麼叫做死亡?醫學上認為腦死亡才算死亡一—瞳孔放大,腦電波消失,對於外界的反應停止……

古典說:如果你把自己的能力和認知當成一個生命,很多人可能會發現---很久以來,你對於外界的判斷是穩定的,你的反應是固定的,你的愛憎是固定的,你的認知成長已經死了。

“有些人25歲就死了,但是要到75歲才埋。”

什麼是“所有權依戀症”:

行為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所有權依戀症”。無論是有形的汽車、房子,還是無形的觀點、看法,在“擁有”之後,人們對它們的珍視程度會大大提升。比如一輛開了很久的汽車,當你決定賣掉的一瞬間,我們對它的估價就會上升,不僅僅是因為配置、性能,更多的是開始思考“這是陪我度過畢業後最艱難的那幾年的車啊”。同樣在生活中也適用,比如初戀女友特別好看;母校自己可以罵,別人就不行;老房子就是住著舒服。但是用到變化很快的職場和商業,會讓人失去正確判斷。

在人類本性中,始終有三大非理性怪癖在作怪:

1.我們總是對已經擁有的東西迷戀到不能自拔;

2.我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會失去什麼,而不是得到什麼,對於損失有一種強烈的恐懼;

3.我們經常假定別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我們一樣。

“所有權依戀症”的商業應用極致就是體驗式購物的宜家傢俬,各種傢俱不但按照家的樣子擺放,而且允許你觸碰、坐臥。身處其間,你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象它們放在自己家裡的樣子,而在體驗中投入的時間越多,你的“所有權依戀”意識越強烈,購買的機會大大提升。同樣道理——你的物品放到“購物車”,本身就是一個大坑,會提高你的購買慾望。

案例:

古典的一位老同學2000年通信工程畢業,去了華為,做了1年覺得有點苦,就去學了1年英語,2002年跳槽摩托羅拉。10年間摩托羅拉、貝爾、朗訊各種合併、收購,自己也熬到了技術管理崗。2012年,他開始意識到外企有點兒問題了

自己收入30萬左右多年不漲,其實這就是在降,出差住的待遇也從香格里拉降到漢庭、如家。想跳槽,但是跳到哪裡呢?

那個時候很多通訊人轉型互聯網,他也看了看互聯網行業,覺得知識更新太快,都是小年輕,而且行業不穩定,還是等待更好的職業跳槽機會吧,正好孩子出生,先穩一穩,這麼一想又是5年。

今年公司裁員的消息傳出來,自己又被重新推到職場上。但是真的一比較,發現自己其實缺乏競爭力——以往的所有跳槽,都是基於“名片簡歷”而非“技能簡歷”

——我原來是XX公司的xx,所以我應該去XX公司做xx。

但是現在外企收縮沒位置;創業吧,感覺自己拖家帶口受不了這個苦;去民企做管理?很多都不接受35歲以上的人。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這種名牌大學,很好的行業,一直勤勤懇懇,而且很早就開始做管理崗的人,竟然在40歲以前會失業。

其實很多人早就破產了,只是活在還沒有破產的組織裡。(沒有競爭力)

那我們怎麼做?

羅胖心法:時常逼問自己:“假如今天我們公司已經一無所有,一定要去幹的事情是什麼?然後我們就去幹那件事。”

這種心法其實是所有創業者的心法。

5-1超級個體-有一個問題能讓你放棄存量,徹底清零

英特爾的案例:

英特爾公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盤製造商,從1968年起,它的主要業務和利潤都來自於硬盤。1980年,日本公司的硬盤異軍突起。1985年,在連續六個季度的收入下降後,英特爾公司總裁格魯夫意氣消沉地與董事長摩爾痛苦地討論這個問題一—如果再沒有好辦法,格魯夫要下臺,而英特爾也會從此一蹶不振了。

格魯夫突然問摩爾:“摩爾,如果我們下了臺,你認為新進來的這些傢伙會採取什麼行動?”

摩爾猶豫了一下,說:“他會完全放棄存儲器的生意,也許做處理器。”

格魯夫目不轉睛地盯著摩爾:“既然這樣,你我為什麼不自己動手?”

結果你也知道——英特爾現在是最大的CPU生產商。

拋棄“所有權依賴症”的最好方式,就是“假裝自己一無所知”,”假裝自己一無所有”。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我們也可以嘗試給自己的職業做一個“職場清零術”。

1.清零能力,每隔2年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

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然後把答案寫下來現在你有哪些能力?先不用多想,一股腦地列出來。

它們在招聘市場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價位?哪些能力正在升值,哪些正在貶值?

你有哪些潛在的能力,是市場需要、升值空間更大的?

2.清零簡歷

每年更新一下自己的簡歷,保持清爽的一頁紙,刪除不那麼有價值的能力和資歷,然後增加新的。如果這個簡歷2年沒有變化,就要注意了。

3.清零知識,從清理書架開始

無論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我們要學會定期清理。書架不是已讀書目的展示臺,而是必讀和要看書目的知識庫。

4.不斷學習,跨界學習

我們都是另外一個學科的初學者,而一種思維方式就是一個世界。比如,學計算機的,不妨讀讀心理學,讓你的程序更懂人心;做醫生的,可以讀讀文學名著,讓你的治療更有關懷……

查理·芒格曾說:“如果你輕車熟路地走上跨學科的途徑,你將永遠不想往回走,那就像砍斷你的雙手。”

總結:職場清零術

1、清零能力,每隔2年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

2、清零簡歷,刪除不那麼有價值的能力和簡歷,增加新的。

3、清零知識,從清理書架開始

4、不斷學習,跨界學習

時刻讓自己增值,在新時代也有競爭力

筆記結束。筆記交流+bokess99

5-1超級個體-有一個問題能讓你放棄存量,徹底清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