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本文選自中信書院閱讀時差欄目。閱讀時差動態實時同步全球前沿新知,為你打破知識的國界。

本期閱讀時差為你分享的這本書叫《非對稱風險》。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非對稱風險》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著

本書是蘭登書屋在2018年2月出版的新書,中信出版集團也即將出版這本書的中文版。如果要給這本書貼一個“上架”標籤的話,那它應該屬於“投資理財”類,再細分一下就是“風險管理”。它的核心內容是教會讀者如何理解和規避毀滅性的風險,也就是書名提到的“非對稱風險”,但這本書實際上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投資建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作者對經濟學、社會學、國際關係和民主政治都提出了相當犀利的質疑和批評,甚至還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討論哲學和宗教。相比直來直去的理財建議,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內容其實是作者展現出的科學精神與思考方法。

對讀者來說,如果想要更好的吸收這本書的內容,就必須對作者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這也是本書的一個特別之處。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來自黎巴嫩,現居美國,是一名靠投資發家的富豪,他在911之前買入了大量的美股看跌期權,911爆發之後一夜暴富。他更有名的一個身份是“黑天鵝”之父,“黑天鵝”這個概念就是他在一本同名著作中提出的,順帶一提,前一陣子很火的《反脆弱》也是出自他手。

在大眾眼中,納西姆應該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因為他確實很有文化,這一點從他的寫作中就可以看出來,此人文理兼修,精通多門語言,批判一針見血,既能信手拈來各種典故和史料,也能為自己的理論給出20頁的數學證明。但納西姆本人對學術界非常牴觸,尤其是對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他認為這群人一半是傻瓜一半是騙子。同時他對執政者、官僚機構、銀行家等群體也都抱有強烈的鄙視,具體的原因我們會在後面講到。

全文提綱


首先,我們會了解書名中的“非對稱”是什麼意思;

然後,我們提出並解釋一個概念,“林迪效應”;

最後,我們會討論在投資中什麼才是真正的“理性”。

01

什麼是“非對稱”


要理解書名中的“非對稱”是什麼意思,我們就得先知道什麼是“對稱”。在本書的語境中,對稱指的是複雜系統中權力與責任相匹配,收益與風險相匹配。這就是說,你有多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追求多高的利益,就要承受多高的風險,這就是對稱。作者認為對稱是系統的一種比較健康、強韌的狀態,不管是政治體系還是金融體系,對稱的都比不對稱的要更加穩定,面對隨機事件時更不容易崩潰。

而“非對稱”就是指權力與責任、收益與風險不匹配的現象。作者認為,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尤其是全球化浪潮的興起,非對稱的現象越來越多,身居高位的人享有極大的權力和利好,卻不用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這種非對稱現象在系統內積累了很大的風險,是各種經濟危機和地區衝突爆發的根本原因。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羅伯特·羅賓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作者把這個例子代表的現象稱為“羅伯特·魯賓的勾當”。羅伯特·魯賓是美國的前財政部部長,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十年裡,他一共從銀行那裡獲取了超過1.2億美元的報酬,而在危機爆發時,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把銀行救了回來,羅伯特本人卻不用掏一分錢。也就是說,

銀行賺錢的時候,他把功勞算在自己頭上,享受大筆的分紅,銀行出事的時候,他卻說這事跟他沒關係,都要怪“黑天鵝”,也就是說這種危機爆發是難以預測、不尋常的大事件。

很明顯,在羅伯特·魯賓身上,權力與責任、收益與風險都不對稱,他把風險全都轉移給了納稅人。在金融界,這種做法非常流行,很多銀行經理都喜歡大量發放藏有風險的長期貸款,然後在貸款到期之前離職,這樣自己的業績就會顯得非常好看,永遠都沒有壞賬,每年根據預期收益享受高額的分紅,而貸款最後還不還得上卻跟他沒關係,這樣做實際上是把風險統統甩給了銀行。久而久之,風險就在整個金融系統中積累下來,最終爆發金融危機。而這正是因為銀行家們身上的不對稱性。在這個例子中,銀行最終會求助於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避免破產,也就是說,利益被銀行家們拿走了,風險卻要勞苦大眾來承擔。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那麼我們有辦法避免非對稱嗎?作者認為,要防止非對稱的出現,就必須在系統內建立起“風險共擔”的機制。

距今約3800年前的漢謨拉比法典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如果建築師建造的房屋意外倒塌造成了屋主的死亡,建築師應該被處死。”這就是風險共擔,你必須為你的工作結果負責任。

從前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沒有風險共擔的機制,人就會盡一切可能往別人身上轉移風險,為自己謀取利益。所以對於個人來講,在面對別人的投資建議,或者說任何建議的時候,都要先想一想這個人有沒有為自己的言論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因為最終的結果而受到任何懲罰,那他的建議就不值得一聽。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也因此,作者認為任何從事專業諮詢工作的人都是不可信的。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一次電視訪談中,作者被問到對某隻股票的看法,他說,“我手中既不持有這支股票,也不持有它的空頭,因此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結果在場的觀眾都很疑惑。我們往往會認為存在利益相關的人不可信,但從風險共擔的角度來看,沒有利益相關的人說出的話根本沒有意義,就像比起巴菲特的各種金句,我們更關心的永遠是他每天到底買了哪幾只股票一樣。

現在我們已經弄清楚了“非對稱”的含義,也知道了要想避免非對稱,就得保證“風險共擔”。但風險共擔不等於沒有風險,除了風險共擔之外,還有哪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判斷,遠離風險呢?這就是今天的第二個重點內容,林迪效應。

02

林迪效應


林迪是紐約一家熟食店的名字,這家店位於百老匯附近,很多演員謝幕後都會聚在這裡聊天,在50多年以前的一次閒聊當中,人們發現了一個規律:那些已經連演了100多天的節目,總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觀眾,支持它再演100多天,而那些已經演了200多天的也還能再演200天,這就是“林迪效應”。

這個神奇的說法很快吸引了很多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關注,用他們的話來翻譯林迪效應就是,對於會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動物和會過期的食品,它的生命每增加一天,預期壽命就會縮短一天;而對於不會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觀點、技術、政治體制和公司,它的生命每增加一天,預期壽命就會增長一天。聽上去有點奇怪,難道說100年的公司一定能挺到200年,剛開了一天的公司第二天就會破產嗎?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要解決這個悖論, 我們就得理解林迪效應所說的“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這裡的預期壽命指的是,在這段時間內,這個東西有比較大的幾率會繼續存在下去,比如一家剛開一天的公司,根據林迪效應,我們可以預測它應該不會在第二天解體;而一家開了5年的公司,我們可以認為它應該能撐到第10年,到時候如果它還活著,就可以往20年展望了。

已經有數學家為林迪效應建立起了精妙數學模型,作者對林迪效應的解釋也正好能和這個模型兼容,作者認為,林迪效應反映的是事物的“脆弱性”。用論文語言來說,就是事物對混亂無序狀態的敏感程度。一種事物越脆弱,就越容易在無序狀態中消亡。而時間恰恰就是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事物存在的時間越久,就代表它越能抵抗這種無序,也就有越長的預期壽命。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可以說,林迪效應就是主宰抽象事物的進化論。根據林迪效應,作者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一種觀點、方法或者信仰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選擇遵從它起碼是無害的。作者還引用了古希臘哲學家佩裡安德的話加以佐證:“法律越陳舊越好,食物越新鮮越好”。

在投資方面,作者認為一種正確的投資策略應該是在盈利的時候採取基金策略追加投資,在遭受損失的時候採取保守策略縮減投資,這個方法被稱為“賭場盈利效應”。證券市場上幾乎所有活下來的交易員都採取這樣的策略,這說明賭場盈利效應通過了林迪的考驗,但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卻認為這是一種追漲殺跌的非理性行為,會導致市場的震盪,他要求政府禁止交易員這樣做,作者對此非常憤怒。

作者感到憤怒,是因為對“理性”這個詞有點忍無可忍了。他認為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口中的理性完全就是一個偽概念,沒有人可以擁有那種“理性”,也沒有必要擁有。

那麼,所謂的理性到底應該如何定義呢?這就是今天的第三個重點內容,理性的本質是什麼。

03

在投資中什麼才是真正的“理性”


現代的“理性”概念形成於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那時的科學知識正在狂飆突進,人們認為自己很快就能掌握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律,世界上的一切最終都將能用優美的數學表達式推演計算出來,所謂的“理性”就是指相信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這種推演能力,按照計算的結果做出決策。但顯然,如果這種理性真的存在,也就不會有黑天鵝了。

作者討論理性,是為了反駁一個觀點。有種風險叫“尾部風險”,在概率分佈圖上,這種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位於座標系的左右兩個末端,所以叫尾部風險。比如,過馬路被車撞死,就是“過馬路”這件事的尾部風險。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尾部風險雖然破壞力很強,但因為發生的概率極低,所以常有經濟學家表示,過分高估尾部風險是不理性的,投資者沒必要因為擔心尾部風險而過於保守,就像不應該害怕被撞死而不敢過馬路一樣,還建立了各種各樣的數學模型來證明這一點。心理學家也提出,面對相同數目的收益和損失,損失給人帶來的負面體驗要明顯高於收益,他們認為這樣不夠理性。

但作者認為,這幫所謂的專家明顯不懂得什麼叫做“遍歷性”。遍歷性是一個統計學概念,就是“可能性都可以都經歷個遍”的意思。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聽起來有點繞,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扔骰子是具有遍歷性的,只要扔的次數足夠多,從一到六每個數字都會出現,而且你前一次的點數並不會影響下一次的結果。但如果這個骰子裡有一個自毀裝置,一旦點數為1,骰子就會爆炸,就可能會出現第一次6,第二次1,然後再也就沒有第三次了的情況。扔這樣的骰子就不具有遍歷性。假設這個骰子有很多個面,比如10000個,扔出1的概率就是一萬分之一,概率很小,但只要你扔出了1,遊戲就不可能再進行下去。

這種情況就叫做“吸收壁”,某一個結果出現時,吸收了其他全部結果的可能性,就像是撞上了一堵牆。巴菲特有句名言,叫“要賺錢,你首先得活得長”,這句話說的就是遍歷性。你只有活著,才有可能賺到錢。在投資的語境中,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你永遠有可能賺到很多很多錢,但前提是你不能賠光本金,也就是爆倉。作者認為,如果投資的尾部風險會導致爆倉,那不管這個概率有多小,都不值得我們去賭。因此,尾部風險是永遠都談不上高估的,因為沒有人承受得起它的代價。

“黑天鵝”之父新作:揭示“少數服從多數”的悖論


因此,作者認為理性就是生存本身,任何能讓你生存下去的行為都不能被稱作是不理性的,就像參加俄羅斯輪盤賭,左輪手槍裡只放一顆子彈,衝自己腦袋開槍,如果沒死就能拿走一百萬,你有六分之五的概率贏走獎金,按經濟學家講的收益最大化、理性人的說法,就應該賭一賭,但真正理性的人不可能這麼做,因為在這種風險面前,任何收益都毫無意義。

另外,頻繁暴露在風險中也會加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尾部風險發生的概率再小,哪怕是萬分之一,在不斷重複風險行為的過程中,最終爆倉的幾率也一定會接近100%。

總結


首先,我們解釋了“對稱、”“非對稱”和“風險共擔”,對稱是指在系統中,權力和責任、收益與風險相匹配,這樣的系統往往更加穩定和健康,非對稱就是指權力責任和收益風險不匹配的情況,往往會造成系統性的風險,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要避免非對稱,就要在系統內建立起風險共擔的機制。

然後,我們談到了林迪效應,林迪效應是指,對於不會自然消亡的事物,它的生命每增加一天,預期壽命就會增加一天,林迪效應反映的是事物的脆弱性,通過林迪效應我們可以推論出,如果一種想法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那相信它起碼是無害的,比如經典的投資策略“賭場盈利效應”。

最後,我們討論了尾部風險和投資中的理性。尾部風險指的是一種發生概率極小、但破壞力極大的風險事件,經濟學家認為過於警惕尾部風險是不理性的。作者認為,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口中的理性並不存在,而尾部風險是一個吸收壁,會破壞投資的遍歷性,所以無論多警惕都不為過,理性的本質應該是生存,只要一種行為能讓人生存下去,就不能說它是不理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