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漢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

1

民,象形字。古代的民,本義是奴隸。金文的“民”字,上面是一隻眼睛,下面是一把刺向眼睛的刀,意思是把人的眼睛刺盲,以便迫使他成為奴隸。

雖然殘酷,血淋淋的,好在蠻荒的遠古時代已經遠去。“民”字還有一種解釋,上面是一層草,代表屋頂,下面是柱子,支撐屋頂,意思是住在草房子裡的人。

現代意義上的“民”,是指人。如果說“人”更多地強調人的生物屬性和自然屬性,那麼“民”的含義中,更多想要表達的是人的社會屬性、政治屬性、法律屬性。比如:民眾、民主,以及民事審判。

2

可以依稀看出,民眾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是伴隨著文明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提升的。今天的現代中國,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就是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高郵法院受理民事案件8290件,審結7937件,結案數佔全院總數的61%。此外,絕大多數的執行案件,也是民事糾紛的繼續,執行案件的佔比是32%,所以也可說,法院全部工作總量的93%,都與這個“民”字密切相關。

近年來,法院收結案數屢創新高,這其中無論是絕對數還是增幅,民事糾紛貢獻最大。

我們曾經分析過,經濟發展快的時候,市場交易快速頻繁,交易總量急劇放大,民事案件必然大幅上升,經濟發展慢的時候,履約能力受到制約,違約現象普遍存在,民事案件同樣會大幅上升。

對於法院的民事審判工作而言,市場環境、經濟發展的波動變化,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會刺激民事案件潮,一波接一波的湧向法院。

3

在這些民事案件中,我們最在意的是弱勢群體。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遇到意外,受到侵害,司法救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他們困苦貧弱,經不過風險,常常也不知道怎樣打官司。

2018年,我們進一步強化了針對弱勢群體的司法救助快速通道。除了常規性的費用減免、專人導訴等機制外,突出司法救助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特別是對涉訴最貧困家庭,分管領導牽頭包案,逐戶研究、實施全方位的司法救濟。去年,我院審理的涉及全市最貧困家庭的民事糾紛,全部結案,並且全部執行到位。執行款兌付後,我們還專門組織登門慰問回訪。

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我們組織開展了打擊欠薪專項行動,審結追索勞動報酬糾紛425件,兌現被拖欠工資263.9萬元。

4

民事案件佔了法院案件的大頭,四個基層法庭的案件又佔了民事案件的大頭,所以,他們是大頭中的大頭。

高郵法院有四個基層法庭,分別是開發區法庭,高新區法庭,三垛法庭,界首法庭。他們審理案件總數超過全院總數的三分之一,而他們的人數加起來,還不到全院的五分之一。

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視察了法庭工作,並對人民法庭“一庭一品”品牌建設活動予以充分肯定。“一庭一品”就是四個基層法庭針對法庭轄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而採取的司法服務保障舉措。

開發區法庭位於城鄉結合地帶,他們的品牌就是司法三巡,即巡迴審判到景區,巡迴審判到廠區,巡迴審判到社區。

高新區法庭位於湖西地區,他們的品牌就是司法三送,即送法進企業,送法進回鄉,送法進農戶。

三垛法庭所轄區域種養殖產業發達,他們的品牌就是司法三延,即向農業延伸,向農村延伸,向農民延伸。

界首法庭所轄區域是北部鄉鎮,他們的品牌就是司法三通,即溝通黨委政府,互通基層組織,聯通貧困家庭。

去年,我們的“一庭一品”還被揚州中院向全市推廣。

5

民事案件的另一大塊是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贍養和撫育費等糾紛,其中絕大多數是離婚糾紛。

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我們共審理婚姻家庭糾紛1063件。

為了切實維護家庭和諧,我們著力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設立“法之花”家事調解工作室。

我們加強與行政機關、婦聯和基層組織的協同聯動,發出人身保護令7份,在施暴者與受害者之間築起“隔離牆”。

我們設立婦女兒童維權基地,探索家事案件冷靜期、心理干預、案後回訪等機制,倡導文明和諧家庭風尚。

我們推進平安校園建設,落實校園欺凌綜合治理要求,組織送法進校園8場次,發佈典型案例10件,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同比下降26.7%。

2018年十大民事案件

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2018年度汉字丨民
2018年度汉字丨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