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飯桌上的一句話激勵了無數學子,高中生最受益

清華大學飯桌上的一句話激勵了無數學子,高中生最受益

清華大學飯桌上有這樣的話:“只要方法正確,總會有突破瓶頸,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那為什麼有些同學看起來付出了很多,卻成績平平?是不夠聰明嗎?是缺少天賦嗎?

不,那都是藉口。部分人之所以這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思考和回顧的重要性。

他們要麼一天到晚忙著做題,要麼一天到晚忙著問題,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了大量的表面功夫,自己確實很累,但沒有絲毫效果。

因為他們永遠在接受別人的思想,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的人只是“紙老虎”,題目一旦發生變化,就現出了原形。

隨著年級的升高,題目的增多,他們會不堪重負,越學越吃力,最終往往會歸結於自己太笨了而放棄。

到底原因出在哪裡呢?怎麼辦呢?

第一、很多同學相信“題海戰術”,覺得題做的越多越好。

不錯,我們承認“題海戰術”有一定的作用,但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管用。

有人基礎知識都還沒記住,基礎題還沒吃透,就忙著去刷題,追求弄懂一些很難的題以炫耀自己的水平與智商,殊不知,一個不牢的基礎,會讓你在關鍵時刻功虧一簣,全盤皆輸。

即使有些同學,在最後的模考中,憑藉題海戰術佔有了一席之地,也多半會在高考的時候被打回原形。

不要指望高考所有的題型你都刷過,總還會有你沒遇到過的問題。基礎知識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法寶。做題練的是能力而不是記憶。機械地背題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不要因為題太簡單就放過,特別是對於學奧賽的同學,不要覺得課餘時間少就捨不得拿出時間做簡單題。

因此,學生更需要一個紮實的基礎,不要對一輪複習抱太大希望,你可能根本沒有一輪複習的機會,要爭取一遍成功,不要給自己留後患。

也有很多同學不願意做改錯這樣枯燥、毫無挑戰性的工作。他們覺得他們會了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會做根本不管用,分數才是硬道理。

第二、拉開我們差距的就是課堂。在這種事上,不要過於自信。

不要覺得自己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不要看不起老師強調的那些貌似愚蠢的錯誤。相信自己不會犯錯的人其實恰恰是犯錯的人。

你我都是智商再普通不過的人,不可能輕易避開大家常犯的錯誤。

相信你的老師,不要整天牛氣沖天,自命不凡,看不起老師,看不起同學,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

這樣的人可能學得不差,但永遠不會是最後的贏家。

所以說149與150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你總是有那樣的心態,那你永遠無法跨越149的坎。不要以為那樣就是自信,自信並不是相信自己已經學得足夠好,而是相信自己可以學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