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事,跑步是一件危險的事,那該如何預防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事,跑步是一件危險的事,那該如何預防

跑步是一件危險的事嗎?

時不時會在媒體上讀到某個馬拉松比賽上又死了一兩個參賽選手,這給人一種印象:馬拉松運動很危險,容易死人。果真如此嗎?2014年的一則統計數據,當年中國全馬和半馬賽事共計90萬人參加,死亡人數為5人,死亡率為萬分之0.055,即每10萬人死亡0.55人。另有一則國外的關於馬拉松運動安全的統計,這個統計研究包括了30年中450萬的馬拉松跑者,其中僅有41人死於心臟病發作,即每11萬零476位跑者中才有1人因心臟病原因死亡。可以肯定地說,馬拉松、長跑是非常安全的運動,根本沒必要過度擔心。但對於運動性猝死多做了解,做好預防還是非常必要的。

運動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在運動(比如長跑)過程中或之後短時間內死亡,我們將之歸因於運動過度或不當,但實際上背後的原因要複雜得多。據統計,年輕運動員中因肥厚型心肌病造成的運動性猝死案例達到了三分之一強,被認為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動脈畸形及心肌炎等問題也會引發運動性猝死。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事,跑步是一件危險的事,那該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

首先,普通人只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慢慢提升運動強度、延長跑步距離,掌握好運動頻率(每週運動的次數)和每次的跑量,很少會發生猝死的情況。但以下兩種情況,建議在開始自己的長跑計劃前,先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並聽取醫生的意見:

(1)身體患有疾病,或有家族病史;

(2)準備參加較長距離的跑步比賽,比如半馬或全馬賽事,需要在一段時期內進行大量的長跑訓練。

其次,”傾聽“身體的感受,比如感到過度疲勞、頭暈、胸悶等,有不適時應及時中止跑步練習,並及時去醫院檢查。許多人認為健身需要堅持,這當然不錯,但前提是安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堅持才是有意義的。

給身體過渡期。特別是從不運動或長期不運動又恢復長跑的人,要設定一段時間的過渡期,讓身體逐步適應。這個過渡期可以從兩三週至十來周不等,因人而異。另外,在每次運動前要注意熱身,運動結束後要注意放鬆、拉伸和整理。

制訂科學的跑步健身方案。跑步並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而正是由於看上去那麼簡單,才導致許多人拔腿就跑,引發許多運動傷害,猝死則是其中比較嚴重的後果之一。所以,要進行長跑練習的朋友,應對跑步多瞭解,並制訂適合的自己跑步方案。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事,跑步是一件危險的事,那該如何預防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安全,即便躺在家裡睡大覺也可能遭遇不測,比如飛機撞上了大樓、地震、失火。在肯定跑步對於健康的積極作用的前提下,我們要做的只是一個決定:要麼選擇科學運動,讓自己更健康地活著,要麼上床睡覺任由身體自然衰老、病痛不止!你選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