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歡迎海爾COSMOPlat到德國助企業轉型

2018年漢諾威展開展首日,位於6號館的海爾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德國工業4.0的提出者:孔翰寧先生。

德國工業4.0之父孔翰寧:歡迎海爾COSMOPlat到德國助企業轉型

孔翰寧現任德國國家科學和工程院院長、德國“智能服務世界”工作組聯合主席。量子物理學家出身的孔翰寧,是公認的“工業4.0之父”。作為德國政府工業技術領域的首席顧問、IT行業的第一智囊,他被稱為“德國工業創新驅動力之一”。

“海爾COSMOPlat示範線讓我印象深刻”

一進展區,孔翰寧就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體驗了大規模定製示範線。首先,示範線的智能識別設備捕捉到孔翰寧的面部,緊接著屏幕上彈出系統智能分析後推薦的冰箱產品,獲得其同意後,生產線開始備料、生產。等孔翰寧聽著講解走到最後一個環節時,一臺定製冰箱模型正好下線。

孔翰寧拿到定製冰箱模型後,驚喜地表示:“這對我而言是個獨特的禮物。”海爾的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製模式,孔翰寧在2011年就已經有所耳聞,今天現場給他帶來的體驗,刷新了他對這個平臺的認識。

他表示:“今天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COSMOPlat的連續性、綜合性,我們看到的並不是單個環節,而是可以從最初的用戶需求到後面出貨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互相關聯的。”

海爾展區讓孔翰寧看到了兩樣東西:一個是垂直維度的融合,包括基於數字雙胞胎系統的機器人、智能傳感器等;一個是水平維度的融合,從用戶的需求一直到最後的出貨、服務,是個完整的體系。這兩點在展區表現很好。

而能做到這些,關鍵在於海爾將組織變革與工業變革同步進行,“人單合一”模式為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製實現創造了可能。孔翰寧在2015年一次演講中提到工業4.0有一個維度是社會形態的改變,即“我們必須擁有權力下放、更加分散的自我組織形式,企業職能從中央控制系統變成自組織平臺,員工會朝著自我組織、自我約束來發展,現在還做不到。”

但在這次漢諾威展上,孔翰寧發現海爾做到了。得益於此,在服務全球3.2億用戶和3.5萬家企業的過程中,COSMOPlat平臺上產品不入庫率達到69%,訂單交付週期縮短了50%,滿足用戶大規模定製需求。

“歡迎海爾COSMOPlat到德國助力企業轉型”

面對新的工業時代,企業之間的協同、借力尤為重要,孔翰寧早在2015年就表示,“國外企業可以來德國搭建平臺,只要他們能在德國創造工作崗位。”漢諾威展上孔翰寧看到的展商裡最好的平臺是海爾,鑑於中德兩國政府很早就提出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合作,所以他很高興、也很歡迎中國企業到德國來幫助德國企業進行轉型。

他明確表示,海爾COSMOPlat平臺非常具有創新性,因為這個平臺在做的事情對所有企業來講非常有意義,畢竟全球有能力自己去搭建這樣一個平臺的企業是少數,海爾把COSMOPlat平臺對全球開放出來,讓更多企業可以共享海爾的創新成果,把自己的生產等掛到這個平臺上來,並在海爾COSMOPlat平臺上實現自身的新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平臺助力德國企業轉型,價值觀的一致性很關鍵。被問及海爾平臺與德國平臺有什麼異同時,他說:“其實理念是很相似的,關鍵是哪個平臺可以讓用戶受益更多,哪個平臺更有競爭優勢,因為用戶有選擇的權利。”他也認為,競爭是必不可少的,海爾帶來了非常好、非常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交流快結束的時候,孔翰寧對中德工業的合作深化提出了想法,他說:“在信息安全方面,德國有一個專門的小組在研究,我呼籲我們要共同努力,共建中德信息安全。”這一點也得到了海爾相關負責人的贊同。另外,孔翰寧對自己去海爾交流持樂觀態度,他笑稱:“我每年會到中國1-2次,肯定有機會去海爾。”

距離德國政府在2011年漢諾威展上提出“工業4.0”,至今已過去整整7年。7年裡,中德工業轉型力量都在飛快發展壯大,也在成長過程中更加清楚地認識自身和外部環境,可以預見,在用戶為本、開放共贏的共同理念下,中德工業的合作將加速深化,為全球工業升級的跨文化、跨國界合作探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