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長在黃島上

青島西海岸新區也稱為黃島區,其中老黃島區的區政府,以前就坐落於黃島裡面。黃島舊時 為島,退朝時可以與陸地相連,人們挽起褲腿即可登島。明清時期,島上就有村莊居民,如臥棚、柳溝、前灣、後灣等村。1973年開始建設油港碼頭,後來建設前灣港,今天黃島與陸地早已連成一體,島裡各村莊也實行了舊城改造。今天的黃島已經告別過去的荒涼,油港與貨物運輸港也躋身世界大港行列。

大樹長在黃島上

前灣港

黃島上的綠化樹木不少,路旁的法桐樹已經有些年頭,各種新品種行道樹正大行其道。探究以前的大樹,數量極少,偶爾還能從樓叢中發現零星的梧桐樹(泡桐)。

大樹長在黃島上

黃島柳湖公園

以柳湖公園為中心,還留存著幾棵上了年紀的具有一定歷史感的大樹,還能勾起人們對老黃島的情感記憶。

大樹長在黃島上

行道樹法桐

柳溝小區裡有一棵白楊樹,大約60年,樹幹粗大,高大挺拔,幾棵老構樹(俗稱噹噹子)頑強拼搏的生長著。公園裡靠近北牆,還有一棵刺槐樹,樹齡至少60年,老樹盤根,斜身探出牆外。這幾棵老樹幾乎是黃島舊村僅存的幾棵大樹,愈顯珍貴。除此之外,老黃島國貨路對面還有一棵老柳樹。

大樹長在黃島上

柳溝小區的構樹與白楊樹

柳湖公園 建於1983年,裡面的綠化樹木倒是不少。但最顯眼的還是幾棵高大的雪松樹,算來樹齡至少35年,這在整個西海岸新區也是不多見。

大樹長在黃島上

雪松老粗了

大樹長在黃島上

唯一的老槐樹

大樹長在黃島上

國貨對面的柳樹

在黃島裡走訪,原有村莊老樹除去上述幾棵,幾乎再也看不到。舊村的房屋也僅僅停留在記憶中,隨著40(1940年)後的陸續老去,我們對於祖先的傳說,也愈來愈少。新時代的工業文明正續寫著輝煌,今天我們卻經常面臨很多疑問,我們人類究竟要奔向何方?所以,梳理一下父母以及祖先們的奮鬥歷史,還是可以從中發現正確的人生方向,不至於迷失。

古老的樹木,不過是記載著祖先的部分奮鬥里程,是我們與祖先的部分聯繫媒介,保護它不光是為了青山綠水,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文化傳承。在走訪當地老年人的過程中,與他們討論起樹木以及村莊歷史,他們如數家珍,侃侃而談,縷縷鄉愁源源不斷的瀰漫開來,濃如純蜜,當事者卻渾然不知。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本,我們應該與老年人交流,探究過去的歷史,展望美好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