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二十多年前,學校放假,歸心似箭的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那時候,綠皮車廂依然是主角,票難買,座難找,車廂連接處是我們站立睡覺的地方。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除了牢騷,心卻是熱熱的,因為熬過了這段時間,家就在眼前。

過年了,媽媽的餃子總是和外面買的不一樣,吃一口,滿嘴留香。

爸爸已到了村外的小坡,黝黑的面龐,堆滿了笑,

我家娃就要回來了,他見了人就一遍一遍的叫。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發小相見總是熱情的擁抱,鄰居見面問長問短,那都是笑,

濃濃的年的味道,將我們緊緊包裹,回家過年真好。

串西家逛東家,吃一口劉嬸家的年糕,咬一口李叔家的蘿蔔丸子。

媽媽包的餃子正要起鍋,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已經衝進耳刮子。

年,開始了它濃濃的味,撲面而來,如父母的親情一般,把我包圍。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日子越過約好,生活越來越紅火,口袋裡的錢也越來越多了,

手機走進了我們的世界,短信拜年成了時尚。

足不出戶,可以給親朋好友群發拜年,方便簡單。

腳不願挪步,人已變懶,手機替代了走親訪友,科技產生了淡漠。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再後來,錢越賺越多,可花的比賺的速度更快,更猛。

彩禮錢漲了,沒房沒車的姑娘不嫁了,攀比也流行了,開著麵包車都不敢回去炫耀了。

拿著搬磚的錢,掏的是老闆的煙,嘴裡說的是一年比一年好的美麗謊言。

年還是那個年,人的心已不是當初那麼純淨了。

回家過年,除了親情,其他都已經變了味了。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媽媽做的飯菜還是那麼可口,爸爸笑得還是那麼慈愛。

而我們的心早已跳進手機,沉醉於幾寸的世界裡拔不出來。

為了搶幾分錢的紅包,可以守候幾個小時不覺得累,

親朋好友聊不了幾句,“加我微信,微信上聊”,已成了彼此的溝通。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為什麼?原本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老友,在微信上聊的歡,見面卻無話可說了。

為什麼?濃濃的年味只變成與家人的見面會。

春運依然繁忙,火車還是擁擠,可過年卻已沒了味道,我們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