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前說“九九”

今年冬至以來,北方氣候乾燥氣溫偏低,大家感到了久違的寒意。眼看就要進入更加寒冷的小寒節氣,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國民間的一種冬季節氣——“九九”。

小寒節前說“九九”

“九九”也稱“數九”或“冬九九”,“九九”起源於黃河流域,後傳播到全國,但內容有所不同。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冬季乾冷,樹木凋零,自古是農閒時期。在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漢族人民,禦寒保暖條件差,寒冬也被視之為威脅與懲罰,故而對天寒地凍產生恐懼感,直接影響人民情緒,甚至會覺得冬季莫名其妙漫長。當時先輩為捱過漫長寒冬,遂創作了“數九”歌,以打發時間,緩解寒冬威脅下出現的心理危機,盼望春回大地,去播種新一年的希望。“數九”即從冬至這天算起,九天為一個時段,共以九段順次稱為一九、二九、三九……到驚蟄前二三天的九九,來計數一年中較冷到最冷,又回暖的那些日子,即謂之“數九寒天”。而“數九”的習俗很多,尤以《九九歌》最為廣泛和悠久。

小寒節前說“九九”

關中一帶區民間流傳的《九九歌》為: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

八九燕來,

九九耕牛遍地走。

小寒節前說“九九”

在江淮各地,也流傳著他們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相見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bì)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

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

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

七九六十三,布衲擔頭擔。

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陽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小寒節前說“九九”

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區其《九九歌》則為:

頭九暖,二九寒,三九凍得百鳥亂,四九臘中心,凍死臘蟲精,五九四十五,刀斬勿入土,六九五十四,再冷無意思,七九六十三,衣袖兩可綰,八九七十二,貓狗找陰地,九九八十一,百草報青葉。

小寒節前說“九九”

《九九歌》在黃淮海地區表明了這個時節溫度低,土壤凍結;而南方溫度較高,自然季節現象差異十分明顯。冬小麥在北方處於越冬時期;長江中下游小麥仍蔥綠一片;華南已經拔節。另外,九九期間,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凍死狗”,在我們關中則是“三九三凍破磚”,在江蘇則一帶是“三九四九拾糞老漢滿街遊”,可見三九四九時期各地氣溫都很低,大家要注意保暖。三九四九期間往往會引起溫帶越冬作物冬麥、果樹等和熱帶、亞熱帶作物柑橘、茶樹等作物的凍害,所以,三九四九期間是防凍的重點時期,廣大農民朋友還要做好農作物的防凍工作。

小寒節前說“九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