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智能家居正在洩露你的隱私

小心!智能家居正在泄露你的隐私

【獵雲網(微信號:)】2月14日報道 (編譯:一晌貪歡)

亞馬遜和谷歌努力使智能音箱成為聯網居家設備的核心,當用戶使用其語音軟件控制各類居家設備的時候,這兩家科技巨頭正在大規模收集客戶數據。

幾年來,每當用戶使用智能音箱開燈或鎖門時,亞馬遜和谷歌都在收集數據。現在,它們要求羅技(Logitech)、亨特風扇公司(Hunter Fan Co.)等智能家居產品製造商持續發送用戶信息給自己。

換句話說,當用戶把一個燈具連接到Alexa(亞馬遜語音助手)之後,不論是否通過Alexa完成開關燈的指令,凡是在燈上所作的開關操作,都是亞馬遜想要收集的數據。同樣的,電視必須報告頻道設置。智能鎖必須隨時報告門鎖是否鎖上。

相比於智能手機地理定位軟件時刻跟蹤用戶、或是Facebook根據用戶活動提取大量個人數據,上文這些信息蒐集可能顯得平淡無奇。但即使是像燈泡這樣簡單的小玩意,也能讓科技公司獲取客戶信息,並將數據用於營銷目的。批評者說,科技公司已經積聚了大量公共領域活動的數字記錄,現在它們正致力於在“家庭內”建立根據地。

Parks Associates公司的研究員布拉德·拉塞爾(Brad Russell)致力於研究智能家居產品,他說,“基於家庭模式,你可以瞭解用戶的行為。最基本的事項之一就是佔有率。在智能家居產品上,科技公司可以大做文章。”

一些設備製造商不滿這種數據蒐集行為,稱自動設備更新沒有給用戶足夠的控制力,他們無法決定共享什麼數據、或者如何使用這些數據。亞馬遜和谷歌收集用戶使用設備的種種信息,但是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兩家巨頭卻沒有劃定明確的邊界。

亞馬遜和谷歌表示,數據收集是為了讓用戶更容易管理家用電子產品。自動狀態更新減少了處理語音命令所需的時間,並允許智能家居集線器在屏幕或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上顯示實時信息。此外,也可以主動為語音助手提出有用的建議,同時開發新功能。

智能音箱是增長最快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之一,亞馬遜的Echo和谷歌的Home是其中的領軍產品。相應的,兩家的軟件Alexa和Google Assistant必須平衡服務和收集個人數據這兩個對立面。在語音控制觸犯隱私這個問題上,兩家都出過錯,要麼是記錄不該記錄的隱私信息,再不然就是把隱私信息錯發給別人。

語音助理在商業上的成功推動了數十家公司發展互聯網電視、廚房電器和其它設備。許多人在購買智能音箱後,開始改裝家庭設備使之能與音箱相連接。調查顯示,美國擁有智能音箱的人群中,四分之一會經常使用音箱來控制其它設備,分析師預計這一比例還會上升。

智能音箱最初的工作模式是:命令另一個設備工作。比如,在收到用戶“Alexa,打開燈”的命令後,軟件會向燈泡製造商的服務器詢問燈泡的當前狀態,當“目前開關關閉”的狀態返回後,Alexa再發出開燈指示。

隨著去年的加速推動,智能音箱的工作模式不同了。亞馬遜和谷歌建議:在某些情況下,要求智能家居製造商調整代碼,以改變這種命令關係。新的模式是:燈泡必須隨時向集線器報告狀態。

羅技國際(電腦和家用電器配件製造商)高級董事伊恩·克羅(Ian Crowe)說:“為了過度分享而過度分享可能不是好事。在共享數據之前,我們要為該舉動提出一個合理的理由,並且需要用戶同意。”

羅技希望雙方各讓一步。伊恩·克羅表示:公司沒有告訴智能音箱每個連接到Logitech Harmony遙控器的設備在做什麼,相反,羅技在報告中使用了大量描述性內容,比如:它說用戶正在看電視,但沒有傳遞關於頻道選擇的信息。

克羅說:這個系統掌握了太多信息,著實存在擔憂。

克羅表示,羅技已經與亞馬遜和谷歌就狀態報告進行了對話,但拒絕透露細節。另外兩家智能設備製造商的高管(為了商業合作沒有公開姓名)要求亞馬遜和谷歌就用戶隱私、透明度、不濫用數據問題做出讓步,但遭到拒絕。

亞馬遜發言人說,公司不會販賣用戶數據,也不會使用從狀態報告中獲得的信息做廣告。狀態報告旨在為客戶提供有用的功能。對於數據保留期限問題,該發言人沒有回答。谷歌發言人則乾脆拒絕置評。

Parks Associates分析師拉塞爾稱,狀態報告“有點像特洛伊木馬”。亞馬遜和谷歌建議:“嘿,提供你的設備信息吧,幫我們就是幫你自己,每個人的生活會因此變得更輕鬆”。但它們沒有說的是,“哈,我們利用這些數據還可以做很多其它事情哦。”

在精心設置的情況下,即使是燈具也能構成一個家庭生活的地圖,它透露出的信息包括:用戶什麼時候回家?孩子什麼時候就寢?用戶是否熬夜?

不過,新生的智能家居市場仍面臨激烈競爭,一些批評人士承認,他們對數據收集的擔憂部分是出於對亞馬遜和谷歌將利用自己的核心地位排擠競爭對手,並對整個市場發號施令。此外,其她一些智能家居公司自己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收集狀態報告,儘管規模或帶來的廣告業務遠不及兩家科技巨頭。

與此同時,許多公司表示自己也在收集狀態報告。亨特風扇公司的工程經理馬特·麥克弗森(Matt McPherson)說:“在狀態報告出現之前,設備有時會關閉而不回應用戶的命令。難道這些人是故意抓取數據,以便找到某種廣告方式嗎?當下我不這麼認為,但未來可難說。”

一些人認為,在長期隱私政策的限制之外,亞馬遜和谷歌如果能告知用戶他們正在收集哪些數據,併為管理數據提供更詳細的選項,透明度就能提高。亞馬遜和谷歌允許用戶刪除積累的智能家居數據,但兩家都沒有停止從特定設備收集數據。目前,客戶禁用特定數據共享的唯一方法是斷開系統連接。

家庭自動化技術製造商Control4 Corp.的負責人馬丁·普勞恩(Martin Plaehn)說:“我們知道,消費者真正擔心的是,語音系統實際上會監聽到多少隱私內容。”

人們憑直覺知道通過讓語音助手控制設備,他們就向公司提供了有關這一行為的信息。但用戶不太可能知道的是,一旦將電視連到智能語音系統,用戶切換頻道或是開關電視,這種數據傳輸的過程就已經開始了。

普勞恩說:“‘隨意拿走我的數據吧’——沒人明確允許可以這麼做。我們認為,如果大家真的知道隱私數據收集的現狀,大約都要抓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