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关注我们,一起打开天窗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飞过马达加斯加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我想知道如果我从太空着陆到那里,当地人很可能看见我从天而降,找到我,然后让我当他们的国王,我要告诉他们太空的故事,还有星星,宇宙,还有一些关于我在苏联的生活的样子。”

“你在苏联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告诉我。”

“……”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每次执行任务,在空中飞过苏联,他说自己都会想念妻子和女儿,每天超过16次之多。

对话发生在温暖的家里,此时,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夫已经被禁止飞行,因为他说在太空见到了天使。

没有完成的对话镜头,留到了故事的尾端,在他临危受命,重返太空,进行艰难拯救空间站的行动,似乎功亏一篑,即将将生命留在星际之中时,他想起了与妻子的这一次对话。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是一部源自真实太空冒险的影片,它情节简单,但矛盾冲突紧凑,故事跌宕起伏。英雄的旋律中荡漾着浪漫的柔情,在影片里,可以看到妻子对丈夫的担心,女儿对父亲的想念,还有朋友之间的幽默,以及不时流露于言语间的同事信任。

当然,你还可以看到主人公在空间站这样高精密设备和仪器环境中,用“热得快”加热;绑上绳子跑到太空里用榔头使劲凿掉坏了的外感应器;氧气快没了,就点根烟慢悠悠思考人生;“窗外”没有警察经过,不需要遵守戈尔巴乔夫的“戒酒令”,喝两口伏特加“酒驾”。用“战斗民族”的方式来解决所遇问题,简单粗暴,极具冲击力。

《太空救援》改编自苏联航天史上的一次真实事件,主要情节就发生在33年前,也就是1985年2月,有不明物体(疑似太空垃圾)高速飞过,砸到苏联礼炮系列空间站的最后一个——礼炮七号空间站,空间站发生故障,忽然与地面失去联系了,一场救援故事就此开始。

《太空救援》不是一部科幻片,这部纯粹的太空片据说只花了4000万人民币,是个小成本电影,但它的效果直追好莱坞,让人十分惊讶。平常看惯了美国人的太空幻想,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属于人类宇航的另一种历史解说。

历史中,在确认空间站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装置同时失灵并无法重启之后,苏联航天局面临一个难题:是否应该派人上太空修理空间站?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此刻对于空间站的现状几乎是一无所知,没人知道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冒着更大的风险把宇航员送上太空之后,会面对怎样糟糕的状况——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最后,苏联航天局还是决定派出了两位宇航员,就是《太空救援》这部电影的两位主角:退役宇航员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夫和工程师维克托·阿约金。尽管在任务期间状况连连,但他们最终还是不辱使命。

电影里,苏联航天局急于修好空间站的目的,主要为了避免国家“领土”被敌方侵占,造成技术外流。当时,在苏方获取的情报里,美国NASA正准备发射货仓体积、重量刚好与礼炮7号空间站相等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美国人可能要抢夺失控的空间站这一条线索贯穿影片,这样的情节设置得很巧妙,将故事放置在两个超级大国战略博弈的历史大背景里。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当年的档案与资料并没有公布,我们在真实历史里,无法确定阴谋论是否成立。但挑战者号在1985年确实有执行过三次飞行任务:

第一次飞行是在1985年4月29日,而礼炮七号的失联是在两个月前。

第二次飞行是在1985年7月29日,与电影中的故事发生时间相近,两位苏联宇航员是6月6日升空前往空间站,但16日就已经修好了。

第三次飞行是在1985年10月30日,挑战者号第9次飞行,第二年的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时,爆炸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都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太空救援》中两国宇航员在太空中擦肩而过的场面,应该指的是挑战者号当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不过进行了一些有助于电影情节发展的艺术加工,虚实结合,营造戏剧冲突。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国家之间的竞争,宇航员个人的使命和抉择,小人物撬动大历史走向,多年来,好莱坞电影似乎掌握着那段历史的话语权,苏联总是处在被黑的地位,多年之后,俄罗斯人也终于在大银幕上给予老对手美国一次有力的回敬。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里的大国博弈

影片里,苏联航天员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非合作对接后,最后的高潮,是万里迢迢赶来却“偷鸡不成”的美国宇航员不得不向苏联老大哥敬礼。

“苏联再次向世界人民宣扬了他们的英雄事迹,这也是全球空间科学的伟大胜利。”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两国宇航员太空中无声敬礼的举动,也算是超越了当时的意识形态,毕竟,宇宙无边无际,而地球只是那么渺小,无论国度,苏联人成功拯救空间站的壮举,也是全人类应该称颂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