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衰落了?中美芯片之爭白熱 化!其實日本早就斷了上游 產業鏈

近日,華為發佈了全球第一款採用7nm工藝的麒麟980芯片,而蘋果公司隨後也發佈了A12芯片。中美兩國在芯片領域的競爭可謂白熱化。反觀曾經佔據半導體霸主地位的日本好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確實,近年來日本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競爭中,逐漸沒落,以至於已經沒人記得日本曾經是壟斷了全球芯片半壁江山的國家。

日本衰落了?中美芯片之爭白熱 化!其實日本早就斷了上游 產業鏈

但如果說日本已經跟不上中美兩國的腳步,就大錯特錯了。雖然日本在成品芯片方面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但卻牢牢佔據了 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 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越是上游,核心技術越密集,也越高端。日本的優勢則全部集中上游的材料和設備上。

首先說材料,如今的日本企業在全球半導體原材料市場上佔據了52%的市場份額,硅晶圓、模壓樹脂、鍵合引線、光刻膠等重要材料,不管是美國還是我國都需要從日本進口。信越、日立化學、住友電木等日本企業,都是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壟斷企業。

日本衰落了?中美芯片之爭白熱 化!其實日本早就斷了上游 產業鏈

創意配圖:芯片產業困局、集成電路板

再說設備,光刻機是製造芯片必不可少的設備。荷蘭的AMSL公司壟斷著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生產,但其中能夠看清以納米為單位的所有光學組件則全部是進口自日本。其牢牢佔據著光學組件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球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與其競爭。

日本衰落了?中美芯片之爭白熱 化!其實日本早就斷了上游 產業鏈

光刻機

幾十年來,日本在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的投入是全球最多的國家,從研發到技術積累再到人才,都是我國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說,如今的中國只能研發出高性能的芯片才剛剛邁出了第一步,是否能夠自己生產才是關鍵。不然就算擺脫了美國的制約,也無法跨過日本的技術封鎖。

日本衰落了?中美芯片之爭白熱 化!其實日本早就斷了上游 產業鏈

不僅如此,在芯片製造的15類關鍵設備中,日本企業平均的市場份額為40%,最高的達到98%!可見,日本並不是毫無競爭力,而是壟斷了上游市場,不被外人所知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