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年前開始炒股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從20年前開始炒股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中國股市誕生至今已有29年了。29年來,股市起起落落,漲漲跌跌,但總體而言,股市呈現出牛短熊長的特性。牛市行情往往持續性較差,但熊市卻非常漫長,且一輪熊市行情一般會持續四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

實際上,多年來我國GDP增速一直處於全球前列,但股市的表現卻沒有反映出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功能。而且,A股還常常表現出“熊霸全球”的特性。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最糟糕的表現當屬2008年。2008年是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生年,作為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當年美國股市只下跌了四成左右,但A股卻下跌七成左右。

2018年,對於股民而言,又是一個“黑色年”,全年出現罕見的單邊下跌走勢,中間甚至連像樣的反彈也沒有。根據統計,2018年股民人均虧損近10萬元,在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投資者人數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人均虧損如此慘烈,也難怪股民怨氣連連。

也正因為如此,A 股虧損的佔據絕大多數。那麼,對於那些20年前開始炒股的股民,歷經了股市的多次洗禮後,如今還好嗎?下面不妨說說我的經歷。

本人1994年12月份開的上海帳戶,95年10月份開的深圳帳戶,算是一個地道的老股民了。

最開始炒股,可以說什麼都不懂,對股市一無所知。記得當時是在湖北證券(現長江證券)一個面積很小的營業部看行情,聽到別人喊“放量了”“放量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至於說技術指標什麼的,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在早期書店裡是沒有什麼可學習股市知識的書籍的,這一現象起到1996年股市開始火爆後才改變。

剛開始進入股市,別人的言論對我影響較大,由於自己不懂,有時會在炒股的人群中打聽消息,有時跟隨別人買股票,沒有自己的獨立分析與決策,完全是隨大流的狀態。初入股市,虧損是正常的,記得後來買了一隻簡稱為湖北興化(現國投電力)的股票,大概賺了5000多元。那時的5000多元可不是小數目,但後來還是將5000元還給了市場。

從1994年至2008年,期間有賺有虧,總體而言是虧的。從2009年至今,期間出現虧損的年份較少,多數年份都是盈利的。以一個帳戶為例。2009年接受一個帳戶的委託,帳面資金為9.4萬元,目前帳戶資金為10.1萬元,另外出金13萬元,獲利超過一倍。這麼長時間雖然獲利不多,但至少是盈利的。

本人炒股主要看重三點,即個股估值、資金進出、股票運行趨勢。而且,我空倉的時間遠遠多於持股的時間。遵循的原則是,有機會進場,沒機會等待。

作為一個老股民,雖然沒有在市場上實現暴富,但至少活了下來,沒有被市場淘汰,這就是我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