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在中國人心中,春節與家人團聚少不了美食,滿滿當當都是“年味”。地道的食材,特別的家鄉情愫,飽含濃濃年味的美食帶著幸福與喜悅、回味與思念一起撲面而來。

新春到,祝福到,今天週報君帶你領略舌尖上的年味!

花生糖

——鬆脆香甜的非遺手藝

在六安,要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得不向大家推薦徐集花生糖,這可是不添加任何香料純手工製做,傳承自老一輩的幸福零嘴。取一小塊靠近嘴邊,撲鼻而來的花生香味,裹著麥芽糖的甜味,讓人瞬間有種跌入夢境的香甜愉悅。富有六安特色的徐集花生糖,更是進嘴酥甜,入口即化,滿口噴香,不粘牙不沾紙,老人孩子都喜歡。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在徐集,“六州牌”花生糖可是叫得響的品牌,2017年,被評為安徽人最喜愛的好網貨。徐集花生糖要經過精選花生、混合炒制、切製成片等多道工序,而且是全手工打造的綠色食品。2014年,徐集花生糖製作技藝被收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名錄。

車紅軍是一位從事花生糖製作的老手藝人。在他看來,徐集花生糖每一道製作流程都絲毫不能含糊。

花生要選當地產的花生——“小白沙”,不僅“個頭均勻”,而且香甜可口,吃了不上火。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熬糖是最關鍵的工序,熬糖的手藝體現了製作者的經驗、手法,熬的糖不能老、不能嫩,要恰到火候,拉制的花生糖要中間有細孔,這樣入口才會有酥脆的口感。

在外行人看來,花生糖無非就是花生和糖的組合。但看似簡單的“配比”卻頗含學問。若花生放多了,就會香味有餘而甜味不足;若麥芽糖放多了,就會甜味有餘而香味不足。只有“配比”合適,兩相得宜,吃了才爽口怡神,餘味無窮。

還有“火候”也很重要,“過”則會有焦糊味,“欠”則粘連不牢難以成型。混合炒制25分鐘,200次以上,經過層層工序,才能生產出酥脆可口、甜而不膩的花生糖。

剛出爐的花生糖,順手撿幾塊,哪怕是切割下來的“邊角兒”塞到嘴裡,“咯嘣咯嘣”地嚼著,閉上眼睛細細品味,鬆脆香甜,嘴裡滿溢的是香甜,心裡洋溢的是幸福!

麥芽糖

——一聲叮噹憶兒時

濃濃麥香味撲面而來,甜甜的口感回味悠長,這就是兒時的回憶——麥芽糖。李奶奶今年60多歲,在六安賣麥芽糖已有十幾年,說起自己的手工麥芽糖,李奶奶滿臉驕傲:“我的麥芽糖,吃過保證忘不掉!”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李奶奶告訴記者,製作麥芽糖,首先要準備好原材料——小麥,把小麥放進水裡泡一晚上,等小麥發芽,再把糯米放入高壓鍋裡煮熟。之後把麥芽洗乾淨,放入料理機裡打碎放在煮好的糯米里面進行發酵。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發酵後的麥芽和糯米用一塊布包上,把湯汁過濾出來倒進鍋裡煮開始熬糖漿。熬煮的過程中,糖液會愈發粘稠起來,顏色也會慢慢變淺,變成我們平時看到的乳白糖色。等時候差不多,撈出糖液冷卻成糖塊,趁著還有餘熱的時候,拉扯糖塊。最後,撒上幹炒過的白芝麻,就變成了我們吃的麥芽糖。

對於很多已經長大的80、90後來說,這是記憶裡麥芽糖。小時候,每當聽到屋外一陣“叮噹,叮噹”的鐵器敲響聲時,就知道是打麥芽糖的爺爺來了,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後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幾毛錢去爺爺那買一塊麥芽糖,一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來,這份甜蜜的記憶一直保持到都現在難以忘懷。

蛋餃

——金燦燦的年味

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吃湯圓,六安人過年就吃金燦燦的元寶——蛋餃。蛋餃色澤金黃,形如元寶,咬一口由味蕾傳遞來柔嫩的雞蛋香,濃郁的肉香拌著香蔥的湯汁,鮮美無比,營養價值非常高。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在民惠路的菜市場上,有一家商鋪門口放著兩張椅子,一臺竄出火苗的爐子。一位阿姨正在做蛋餃,打蛋、拌餡、捏皮,動作嫻熟。

李阿姨說:“每逢過年生意好,一天可以賣二十多斤蛋餃。”記者看見李阿姨熟練的在圓孔裡刷上油,再給每個圓孔里加上薄薄的一層蛋液,蛋液受熱迅速凝固,成為蛋餃的金黃外皮。接著放上肉餡,把沒餡的一邊藉助小鏟覆蓋過去成餃子狀,翻一面繼續煎一會就可以出鍋了。李阿姨說,“製作蛋餃的整個過程動作要輕,不可操之過急,不然蛋餃皮會破,肉餡跑出來。”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在攤前排隊的有住在附近的人,有住得遠的特地來買的,大家往往都是能買多少買多少,回去和親戚朋友一起分享。春節後,最遠的有被帶到上海、北京、深圳的,大抵是在異鄉吃不到這正宗的六安味道吧。

爆米花

——喚起你兒時的回憶

砰的一聲,一大袋爆米花炸開,香氣撲鼻,孩子們大聲歡呼著:“放炮嘍!放炮咯!”。在六安市裕安區響鈴庵路的集市上,有一位賣老式手搖爆米花的老人,現在這種老氏手搖爆米花已經很少見,喚起了不少人兒時的回憶。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每年過年的前三個月和春節後的兩個月開始在這裡賣爆米花。其他時間都在老家種地。”趙爺爺笑眯眯的說。正說著,趙爺爺就熟練的把玉米裝進爐子,蓋上爐蓋,放到爐火上慢慢搖動。大約十分鐘後,他看了一眼氣壓表,一鍋爆米花要好了。他用棍子撬開爐蓋,對準特製的袋子,只聽見“呯”的一聲,冒出一道白煙。一股誘人的甜香味也在空氣中瀰漫開來,爆米花瞬間被“炸”進袋子裡。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雖然這個手藝現在見的少了,但是這麼多年這種爆米花的價格卻幾乎沒上漲。相對於電影院、商場十幾元一小桶的爆米花來說,趙爺爺的爆米花份量和價格非常良心,僅賣五元一袋,份量約為半斤。因此許多老客戶過年的時候都會找到趙爺爺買上幾斤,給家裡人吃。

記者瞭解到,趙爺爺今年七十一歲,經營這種老式爆米花已經有十幾年了。因為攤位有限,趙爺爺每天早上六點就要在集市上搶佔有利位置開始炸爆米花,晚上六點結束。一天下來大約可以賣三十斤爆米花。

小時候,爆米花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零食,在農村時常見到走街串巷的爆米花手藝人。快到過年的時後,家家都會用玉米爆上一鍋爆米花作為過年的零食。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式爆米花這個行當早已不能隨處可見,變得可遇不可求了。現在,利用各種新式爆米花機制作爆米花方便快捷,在家用微波爐製作爆米花也只需要幾分鐘。而老式手搖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的香味才是最純正的,或許這就是“兒時的味道”吧。

綠豆圓子

——迴盪在舌尖上的香氣

說到餐桌小吃,綠豆圓子可謂是深受六安人民的喜愛,春節更是桌桌都有。文盛街18號的姜師傅綠豆蝦仁圓店,春節將至,幾乎每天都是供不應求。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記者來到店裡的時候,姜師傅夫妻二人正在店鋪門口炸圓子。姜師傅說,他們夫妻開這家店已經有整整18個年頭,夫妻二人也都將近50歲了。之前兩人都在外地打工,因為要照顧兩個孩子上學,就回來和舅舅學習了綠豆圓子的手藝。

姜師傅的綠豆圓子做法講究,將綠豆提前泡好打碎和麵加上秘製調味料,再加上鮮香飽滿的幹蝦仁,搓成團下油鍋炸。剛炸出來的新鮮綠豆圓子外面酥脆,裡面綿軟,口感很好。還有一個秘訣就是炸圓子的油都是大豆油,既健康,又香甜。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老闆娘告訴記者,小年前後直至整個正月是綠豆圓子的旺季,每天都能賣出上百斤。夫妻二人天不亮就起來準備材料,上午炸綠豆圓子,下午炸饊子,炸著賣著,顧客們買的都是新鮮的,經常買的時候還冒熱氣。

從風信年華到不惑之年,姜師傅夫妻二人一直在這附近做綠豆圓子,從一開始二道巷子裡的小門面到後來搬遷到文盛街較大的門面,然後就一直做到現在,也積累了很多老顧客,好多在南京,北京,上海的六安人,每年過年回老家都要買上許多帶去吃,還有在合肥定居的專程開車回來買心心念唸的家鄉味。

綠豆圓子,寓意著團團圓圓,代表了對新年美好的祝福,也象徵著家庭幸福。在即將到來的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裡,讓我們備好綠豆圓子這個年味小吃,收穫滿滿的幸福。

舌尖上的“六安年味”……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舌尖上的“六安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