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動力電池獨角獸收入麾下 恆大新能源汽車帝國浮出水面

恆大似乎從來不滿足於做一個安靜的房地產發展商,即使在這項業務將恆大送上了世界500強企業的榜單。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恆大再度完成大手筆收購:繼入主瑞典新能源車企NEVS一週後,1月24日,恆大健康(0708.hk)發佈公告,入主卡耐新能源,以58%股權成為這家動力電池企業的大股東。從研發到生產配套,從銷售到核心技術,短短半年內,恆大的戰略佈局已快速深入到新能源汽車最核心領域,謀局之深遠大有一馬當先之勢。

將動力電池獨角獸收入麾下 恆大新能源汽車帝國浮出水面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性能、質量、成本對於整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把這一關鍵核心牢牢緊握,對於車企來說具有戰略意義。”新能源汽車分析人士表示。

據瞭解,特斯拉與松下早在兩年前已經開始共建超級電池工廠,豐田與松下近期也聯合組建新公司共同開發新型動力電池;而在國內,包括吉利、北汽、東風等車企也紛紛涉足動力電池產業。

將動力電池獨角獸收入麾下 恆大新能源汽車帝國浮出水面

但相對於豐田與特斯拉的大手筆,國內的新能源車企更多介入動力電池中下游,例如模組和電池包,真正涉及核心技術的電芯領域則甚少參與。

此次恆大併購卡耐與特斯拉、豐田相仿,直接涉足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資料顯示,卡耐新能源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構)與日本電池巨頭ENAX共同創立,技術來源於被譽為“鋰電池之父”的小澤和典及其研發團隊,是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公司是國內第一批符合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第一家批量提供三元疊片軟包裝動力鋰電池的企業,也是第一家將電池產品出口到日本的中國企業。

擁有電池核心技術對車企而言意義重大,不僅能推動產品迭代加速,性能大幅提升,同時有效控制成本。特斯拉在發展初期,也只是採購電芯,在模組與電池包上發力。有了一定積累後,特斯拉第一時間與松下組建超級電池工廠,介入電芯領域的研發生產,直接推動其產品性能的跨越式發展。

卡耐的技術沉澱也讓投資者看到了巨大的市場前景。據瞭解,卡耐在創立之初便專注於三元軟包電池的技術研發,其研發的動力電池各項性能指標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是全球為數不多通過針刺測試不冒煙、不著火的產品,即便在短路、擠壓、跌落、高溫等極端條件下,也能確保電芯不起火、不漏液、不爆炸,已裝機電池至今未發生一例安全事故,安全性處於行業絕對領先。

卡耐的產品性能也足以比肩世界頭部電池企業。其量產的電芯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50Wh/kg。該公司280Wh/kg中高鎳電芯產品即將裝車,300Wh/kg、350Wh/kg 高鎳NCM811、NCA電芯產品已完成研發,已具備量產條件。

將動力電池獨角獸收入麾下 恆大新能源汽車帝國浮出水面

產品有競爭優勢,卡耐深厚的研發能力更令人矚目。目前,卡耐新能源擁有超 300人的全球研發專家,核心技術人才來自於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日本英耐時、韓國三星、LG化學等全球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技術團隊超1500人。公司已在中國和日本成立研究院,日本研究院執行院長安部浩司是全球著名的電池電解液科學家,是“功能性電解液”的發明者。同時還與中科院、哈佛大學、日本佐賀大學等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及院校深入合作,加速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據瞭解,其固態電池開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將動力電池獨角獸收入麾下 恆大新能源汽車帝國浮出水面

據瞭解,恆大入主後將整合國際資源研發世界頂級動力電池技術,並迅速擴大公司生產規模,計劃在10年內設立多個年產能 60GWh 超級工廠,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分析人士認為,這充分顯示恆大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同時對於推動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大幅提升,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