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改土歸流,成為史冊上極其輝煌的一筆

萬曆皇帝改土歸流,成為史冊上極其輝煌的一筆明襲元制,在西南地區設置土司,授與當地民族領袖官職,實行間接統治。這些土司經常叛亂,朝廷實行“改土歸流”——裁撤土司,改設流官的對策。播州地處四川的南端,與貴州相鄰。宣慰使司是由楊氏世襲的一個土司。楊氏先世是山西太原人。唐朝乾符年間,楊氏的始祖楊端征討南詔,授武略將軍,後來子承父職,世守播州。萬曆十四年(1586),賜楊應龍都指揮使銜。楊應龍陰狠嗜殺,驕橫跋扈,自恃富強,有虎踞全蜀的野心。他藐視朝廷法紀,在他的居所曆飾龍鳳,擅用閹官,簡直就是一方土皇帝。

萬曆皇帝改土歸流,成為史冊上極其輝煌的一筆

萬曆二十二年(1594),萬曆皇帝任命邢玢出任貴州總督,招撫楊應龍。對他曉以大義,援引前不久寧夏哮拜叛亂的前車之鑑,向他指出,投降者生,否則,朝廷懸萬金購爾頭。楊應龍身穿囚服匐伏郊迎,願繳贖銀四萬兩。於是將楊應龍革職,由他的大兒子楊朝棟暫時代理,將他的二兒子楊可棟押到重慶做人質。哪知楊應龍用的是緩兵之計,不久就藉口楊可棟死在重慶一事,拒不繳出贖銀,甚至要挾說:只有我兒子活了,我才能繳贖銀。此後楊應龍不斷以武力襲擊川南、貴州、湖廣一帶。萬曆二十七年(1599),萬曆皇帝調撥東征諸將,日夜兼程,趕往四川。征討播州叛軍。楊應龍乘官軍尚未趕到,先發制人,以八萬兵力分頭進犯南川、江津,攻陷綦江。重慶守臣驚恐萬狀。歸還其子楊可棟屍棺,並厚加賄賂。

萬曆皇帝改土歸流,成為史冊上極其輝煌的一筆

萬曆皇帝聽說綦江失陷,賜李化龍尚方寶劍,便宜行事。李化龍分兵八路進剿楊應龍。萬曆皇帝對這次戰役十分重視,他認為楚地遼闊,特地選拔江鐸為偏沅巡撫,湖廣分設偏沅巡撫就是從這次平播戰事開始的。加十餘方神兵壓境,三省封大吏督陣,最重要的綦江一麋由饞興眷繡的劉緩指揮。槺應龍深知対鋌厲害,派重兵把守要害。二月十五日,劉級分兵三面圍攻,連克三峒。劉鋌在陣前督線,他左手拿金錠,右手挺劍,大喊“用命者賞,不用命者齒劍!”士兵銳不可當,大獲全勝。三月初,楊應龍派他的兒子率領精銳主力前去抵擋,劉級埋伏萬人等待來犯之釹。劉鋌身先士卒衝入敵陣,苗兵大驚失色,連連呼喊:劉大刀來了。全軍潰敗。劉鋌乘勝攻到婁山關下。婁山關形勢險要。萬峰直聳雲間,叢箐中只有一條几尺寬的小道。叛軍在這裡設置了十三座木關。關樓上滾木、壘石堆積如山。下列幾層排柵、深坑、竹籤,萬險具備。劉鋌派步兵繞道包抄婁山關後背,自己率主力部隊正面攻擊,一舉奪下婁山關。至此,楊應龍老巢的前門已被打開,朝廷大軍兵皤海龍囤下。楊應龍租獸猶鬥,連夜散銀數千兩,招募敢死隊拒戰,苗兵四散奔逃*競沒有一人響應。楊應龍提刀巡視,見四面火光燭天,和他的賽子相對而泣。第二天天亮,官軍破城而入,楊應龍裔皇與愛妾周氏、何氏關門自縊。他的兒子、弟弟都被生擒。在這次平播戰役中,朝廷將士表現得異常驍勇。總督李化龍接到父親去世的訃聞,萬曆皇帝令他縗墨視師,李化龍赤腳起革檄文,督促各軍奮力進攻。連日大雨滂沱,將士人人奮不顧身,馳騁泥沼苦線。

萬曆皇帝改土歸流,成為史冊上極其輝煌的一筆

這次平播戰役,先後一百一十四天,斬敵二萬餘人,以楊應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播州從唐乾符年間由楊氏世襲統治到楊應龍失敗告終,長達八百多年。萬曆三十一年(1603),明朝在此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改播州為遵義、平越二府,對這一地區政治的統一、經濟文化的發展,無疑是一大進步。由此看來,把播州的“改土歸流”視為萬曆一朝的盛事是不算過分的。“此唐宋以來一大偉績也。”這是萬曆皇帝從政以來留在史冊上極其輝煌的一筆。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