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物流总结,看王继祥、冯雷、刘大成、宋清辉如何说?

过去的2018年物流发展,有什么新的理论观点和发展经营建议,看看王继祥、冯雷、刘大成、宋清辉怎样说。小编带你一起回顾。

2018年度物流总结,看王继祥、冯雷、刘大成、宋清辉如何说?

王继祥:物流“降本增效”新维度 & 城市物流“三有”

降本增效新维度:近年物流降本增效一直是热词,在行业大行其道。对此,王继祥在文章中提出:我一直反对很多物流专家所提的局限于物流成本角度的“降本增效”理念,因为物流是服务业,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是正相关,降物流成本往往难以增效,也难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所以我一直倡导物流业应该“提质增效”。此外,中国社会缺乏逻辑,常常把流通成本等非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混淆,很多时候常常是因为流通成本高等问题,却打物流业的板子,出台的是降低物流业运输成本、配送成本、存储成本的政策,让物流业举步维艰,利润低迷,难以有高质量服务,反而进一步提高了流通等成本,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一现象也应该改变。

王继祥强调物流成本的目标基本常识是在既定的服务水平上追求成本最优,脱离物流服务水平降成本是耍流氓。他认为,物流降本增效新理念或新维度的“新”体现的不是局限于降低物流成本费用,而是利用物流互联互通的链接与流转功能,为客户降低“流通成本”、“货损成本”、“库存成本”、“相对物流成本”等等与物流直接相关的隐形成本。物流是服务业,服务的本质是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降低成本。为客户降低成本不能只有降低自己成本的一条路,需要打破思维局限,创新物流理念,独辟蹊径,用物流服务功能从其他角度帮用户降低成本,创新出物流降本增效新维度。

从新维度谈物流降本增效,王继祥提出了几点建议:

1)统仓统配模式整合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

2)物流标准化为企业降低货损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加强物流全链路信息整合,减少库存成本;

4)高质量物流服务为客户提升品牌价值,降低物流相对成本。

城市物流“三有”:在第十届中国城市物流发展大会上,王继祥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物流变革大趋势》的议题中表示:城市物流发展变革应该有温度、有颜色、有生命,做到这“三有”,城市物流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有温度的物流就是高质量物流,它重视服务体验,物流不应该是硬梆梆的,应该是柔软温情的;有颜色,就是要发展绿色物流;有生命就是智慧物流,有生命的物流让我们物流的物理世界有了生命的觉醒,智慧物流首先需要网络化、其次数字化、最后发展到智慧化。

宋清辉:“互联网+物流”的未来

“互联网+物流”推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物流运作形式。物流互联网化、数据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关于物流行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更好的结合,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继续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原因在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法律、制度等。

二是要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也就是要通过大数据提升物流用户的体验,需要物流行业积极建立相关信息平台以实现物流大数据的共享,对企业所需的物流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在已有的物流系统内根据大数据提前做好资源协调,提升为用户的服务效率,并通过其它信息整合创建的新方式实现物流产业的创新管理。

三是实现自我提升。“互联网+物流”的关键在科技创新,例如便于用户追踪的产品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云计算平台,可以自动分拣、运输的智慧物流系统等,已经成为物流产业必须的配备。

同时,宋清辉指出,专业物流不仅要有足够的物流运送能力,还要有相应的该专业知识,并通过相应的物流运送系统来实现物流用户所委托产品在运送、仓储、配送等环节中处于安全、高速、可监控的状态。

冯雷:无车承运模式&供应链互联网模式&物流平台新价值&信用链

无车承运模式:在政策驱动下,无车承运逐渐成为物流行业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结合的前沿领域,引发了创新潮。关于无车承运,路歌董事长冯雷在多次场合说道:无车承运是非常伟大的改革创新,无车承运创新模式构造要融合两个特征:一是合规形式要件的实现,且数据要是真实承运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合规形式要件,而不是弄虚作假、通过刷单、走流水而产生的要件;二是对用户需求的创新性满足。用户需求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去找:①货源—运力—运作—结算—财务—后勤;②货主—3PL—信息部—车队—司机/车主。其中前者是从运作流程角度来说,后者则是根据无车承运参与的角色进行划分的。冯雷认为,一个模式如果同时满足以上两个特征,那么该模式就应该可以称之为无车承运人,是无车承运模式创新。

其次,冯雷指出,无车承运制度使物流行业竞争要素发生了改变,表现在数据能力、流程再造能力、资源生成和对接能力这三个方面,且这三个要素已是现代物流企业特别重视、且逐渐趋于起主导地位的核心竞争要素。

供应链的“互联网+”模式:冯雷认为,B2B供应链平台的关键是黏性,指出其可行性发展的一条路径是:1)从信息服务和SaaS服务入手,去触及客户;2)掌握供应链信用状态, 可以基于数据,做金融类服务来实现;3)要提供一个切入点,找到介入业务流程的关键服务,进行切入;4)获得与关键业务资源的链接,从而产生黏性;5)打通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获得盈利。

物流平台新价值:互联网时代,物流信息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地开花。但是,发展至当下数字经济时代,物流市场的信息平台逐渐呈现萎缩的态势,收益也在减少。对此,冯雷研究发现,传统物流信息平台需要改变,需要建立新的信用结构。新时代物流信息平台的优化转型途径, 在冯雷看来,首先需要通过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来建立新时代的信用结构;其次,需要将平台服务进行升级,创建具有新价值的服务,其一将平台的信息服务升级为信用服务(路径可以通过无车承运人、金融服务等实现),其二将服务黄牛转为服务物流底层从业者司机(路径可以是卡车后市场服务、增值服务等);最后,以卡车司机为中心,以平台模式为导向进行新生态的构建!

智慧物流时代的信用链:无信不立,无论何时,信用都至关重要。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的演变,信用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变革中,需要新的信用结构,以便迎合新发展,解决新问题。

冯雷把旧时代里的信用总结为“信用阴阳鱼”,分为两个部分:1)说得清的部分,即商业信用和契约关系;2)说不清却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部分,也就是关系信用。映射到物流行业,不管是在哪个环节,都是既有商业信用,也有关系信用。但从最终效果方面来看,这种信用的特点在现在的物流发展中就是效率低、人治环节多、成本高,有很多说清不清的东西,也就是业务不透明。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在数据透明化的发展趋势下,冯雷认为可以有一些新的方法来推动物流更好发展。由此,冯雷提出信用链,进入智慧物流时代,“信用阴阳鱼”变成“信用链”。所谓的信用链,是基于“运力供应链”从全局去考虑信用关系。至于如何构建信用链,冯雷提供了一个构建角度:利用信息化平台直接对接底层运力单元;利用数据连接外部资源,增加信用链的稳定;信用链不是线状的,而是网状的。

刘大成:用“无本万利”思维引导物流园区规划

尽管有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合力,让物流园区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建越大,但实际经营效果却不容乐观,部分园区实际物流运量还不及规划及宣传的1/3,而经营收益和上缴利税更是难以启齿。

刘大成觉得,目前一些物流园区规划多是物流功能的简单落地和概念叠加,而非结合要素禀赋去满足区域内物流市场真实需求的商业策划,软件无法匹配硬件,管理能力无法匹配硬件和软件,而经营策略更是无法匹配以上要素禀赋。他认为物流园区规划,既需要深度了解区域内产业链生态圈的需求,又要深度了解自身要素禀赋,更需要预测物流园区切入原有产业链生态圈形成新产业链生态圈时产生的正面/负面效应,并预设可控投资时间进度和空间进度的机制。

在这方面,虽然标杆性企业普洛斯的成功,难以在其他物流园区运营上简单复制,但是刘大成认为,新增物流园区可以在理念复制基础上再进行优化创新(可变、加减、逆向、换位、倍增等)、升维创新、生态创新和元模式创新驱动的CODEX方法(第三代创新技术)实现新的突破,而最可能实现就是升维创新后寻找要素禀赋中蕴含的“无本万利”。升维创新是指将产品功能或服务内容提升更高维度,找到更广阔时间/空间的外部资源;而“无本万利”是利用可控且低成本的闲置或少用资源,获取更多的边际溢价。

王继祥: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

冯雷:合肥维天运通(路歌)创始人兼董事长

刘大成: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宋清辉:著名经济学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