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如何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日內公佈

據香港媒體報道,2月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例行見記者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在日內公佈。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聯同廣東省及澳門政府,於2月21日(下週四)在香港舉行有關規劃綱要的宣講會,共同探討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於2015年3月首次被正式提出,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相關文件,首次提出要“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2016年被寫入國家和廣東省“十三五”規劃,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整體戰略輪廓更加清晰;2017年,正式寫入國務院和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灣區建設逐步進入落實階段;2018年8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定位於“國家戰略”。

9+2城市群,世界第四大灣區

據瞭解,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江門、中山九市組成的城市群,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粵港澳灣區經濟具有龐大的經濟體量,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人口達6956.93萬,GDP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12.17%,GDP總量規模在世界國家排行中名列11位,與韓國持平,是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和重要增長極 。

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並稱為“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新生主力,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開始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的亮點,是繼三大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在四大灣區中經濟總量居第二位,人口、土地面積、港口和機場吞吐量均居四大灣區之首,對標世界三大灣區存在一定競爭優勢。

粤港澳如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望日内公布

四大中心,五大戰略定位

2019年1月11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表示,中央已明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定位及港澳廣深四城定位。

香港主要是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澳門主要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萄牙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廣州主要是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深圳主要是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張曉明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有五個: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五是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分階段建設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在1月29日舉行的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專場記者會上,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主任葛長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打基礎,第二階段是基本形成粵港澳三地的規則對接,第三階段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

“搭建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四梁八柱,主要是要在規劃綱要和實施意見的基礎上,編制推出相應專項規劃,包括創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專項規劃,生態環境保護體系規劃等。”在談及廣東今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的重點時,葛長偉說道。

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日前在廣東兩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的總牽引。”

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綜合整理上海證券報、中國新聞網、證券時報)

粤港澳如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望日内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